某医院动力设备引起建筑结构振动传递测试研究
[Abstract]:The vibr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caused by power equipment in a hospital was tes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 caused by power equipmen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 in the high frequency region will be larger due to the unreasonable components set on the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in addition,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power equipment is not ideal because of the unreasonable vibration isolation measures or devices.
【作者单位】: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既有工业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2016YFC0701302)
【分类号】:TU3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瑞臣;;土法吊装常用动力设备[J];建筑工人;1980年05期
2 李辉;;大型动力设备支撑塔架的分析与设计[J];钢结构;2012年08期
3 ;欢迎预订“工厂电气和动力设备节能实用教材”[J];电工技术;1983年03期
4 ;欢迎预订“工厂电气和动力设备节能实用教材”[J];电工技术;1983年02期
5 张松;张同亿;石诚;;楼盖振动的有限元分析和振动传递规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于晓黎,赵彤;基础与地下孔洞振动传递的探讨[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7 ;第五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通知[J];建筑结构;2000年11期
8 ;第五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4期
9 唐瑞莉,田兴运;林业建筑结构特点及常用刚架形式[J];陕西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10 ;建设部公开征集建筑结构领域技术公告建议案[J];建设科技;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建筑结构》(半月刊)2013年度会员招募[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永建;刘军田;王维斌;张玉兰;;浅析科学技术对建筑结构创新的推动作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欢迎订阅2009年《建筑结构》(月刊)[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郁馨;吕志涛;;多高层悬挂建筑结构及应用[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5 许宁;钟万勰;;建筑结构质量的评估方法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6 聂洪达;崔钦淑;;论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的统一[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7 郑晓明;;《建筑结构》课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的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汪大绥;;高性能计算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应用[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9 肖建华;;建筑结构变形的地震驱动机制探讨[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10 高福聚;刘锡良;;建筑结构仿生研究初步[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文;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广东佛山亿龙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杨秉正;自洁型高性能建筑结构膜的推广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李国强;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一)[N];中国建设报;2013年
4 同济大学教授 李国强;关于建筑结构发展的几点认识(三)[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李武英;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N];建筑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敏;基于概率的建筑结构风荷载效应评估及抗风可靠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万福磊;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方明星;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建筑结构抗震主动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潘登;建筑结构人工智能实验分析环境[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兴旺;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杜国平;原型建筑结构教学模型研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鲁晓旭;建筑结构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黄国胜;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及加固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易其文;跃廊式建筑结构与施工的可持续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单志伟;掉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经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建筑结构(基础)选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刘洪波;建筑结构变形监测辅助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胡伟鹏;建筑结构与控制系统并行设计的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魏志婷;基于技术支撑下的建筑结构表现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4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31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