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黏土地层静压闭口管桩残余应力模型试验分析
[Abstract]:The residual stress of static pressure pipe pile in the typical soft red clay stratum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pile. Through self-designed model test equipment, the laboratory tests of red clay single and group pile static pressure closed pipe pile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variation law and time 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pile diameter static pressure single and group pile residual stres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static pressure pipe pile body increases first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n becomes smaller, showing a broken line distribution. For typical red clay upper and lower soft stratum, the residual stress of pile body and pile end is smaller when the pile end bearing layer is located in hard plastic layer and plastic layer. When the pipe pile is pressed into the bearing layer of the bedrock, the pile end is restrained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pile body and the pile end increase obviously. The time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e initial statics of static single pile is obvious, and the amplitude of reduction is larger. After repressing, the residual stress of pile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to a lower stable value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rest time. If the residual stress is ignored in the static load test, the pressure on the whole pile body will be considered to be small, and the lateral frictional resistance above the neutral plane will be calculated by 7.97, the lateral fric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neutral plane by 8.33% and the pile tip resistance by 2.29%.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6900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GXNSFAA139270,No.2015GXNSFAA139257)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YCSZ2014200)~~
【分类号】:TU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寇海磊;张明义;白晓宇;;层状地基中PHC管桩的静压残余应力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2 俞峰;谭国焕;杨峻;李启光;;粗粒土中预制桩的静压施工残余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3 俞峰;谭国焕;杨峻;李启光;;静压桩残余应力的长期观测性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4 郑刚;张文超;;静压桩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其对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J];建筑科学;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全;刘垒雷;朱庆盛;张昊;;红黏土地层静压闭口管桩残余应力模型试验分析[J];岩土力学;2017年07期
2 赵升峰;黄广龙;周义;章新;熊彬涛;;砂性土地区超长预制混凝土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3 马永峰;周丁恒;邴启超;周训军;;大型炼厂软弱地基PHC管桩现场试验与分析[J];人民长江;2015年16期
4 苟尧泊;俞峰;夏唐代;;增层开挖引起既有预制桩残余应力释放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5期
5 聂如松;冷伍明;吴爱红;李富强;;单桩残余应力实测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6 葛潇;;软土中静压桩残余应力特性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8期
7 寇海磊;张明义;白晓宇;;层状地基中PHC管桩的静压残余应力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8 刘俊伟;俞峰;张忠苗;;沉桩方法对预制桩施工残余应力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刘俊伟;俞峰;张忠苗;王宁;;基于能量守恒的预制桩施工残余应力模拟[J];岩土力学;2012年04期
10 俞峰;谭国焕;杨峻;李启光;;粗粒土中预制桩的静压施工残余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俊伟;俞峰;张忠苗;;沉桩方法对预制桩施工残余应力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俞峰;谭国焕;杨峻;李启光;;粗粒土中预制桩的静压施工残余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3 俞峰;谭国焕;杨峻;李启光;;静压桩残余应力的长期观测性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4 张明义;刘俊伟;张忠苗;于秀霞;;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静压桩优化设计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张明义;刘俊伟;于秀霞;;饱和软黏土地基静压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6 唐世栋,杨卫东;挤土桩施工引起的邻桩轴向拉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7 张明义,邓安福,干腾君;静力压桩数值模拟的位移贯入法[J];岩土力学;2003年01期
8 龚维明,蒋永生,翟晋;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第1轮通知[J];电镀与环保;2009年03期
2 ;热烈祝贺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成立[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01期
3 周喜来;蒋士杰;刘瑞光;;石化在役设备的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2期
4 ;第17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第1轮通知)[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8期
5 刘助柏;;确定护环残余应力分OH的测量理娭与方法[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6 李广铎;苏建新;王维容;刘柏梁;;鞲鞴涨圈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1982年05期
7 肖杰;;残余应力测定仪[J];国外内燃机车;1984年11期
8 杨百川;;残余应力对汽车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J];汽车配件;1984年03期
9 曾春华;;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J];机械强度;1984年03期
10 王家勇;;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双向等应力下孔边塑性变形对残余应力分析的影响[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超;潘春旭;;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4 郑杰;张显程;;高温环境诱导的表面强化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6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杰凤;高锁螺栓干涉安装及其对螺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2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林松盛;Ti-TiN-Zr-ZrN抗冲蚀多层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潘龙;脉冲电流法调控碳钢残余应力的机理及相关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周泽斌;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机理及夹具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计鹏飞;内部残余应力的SWXRD方法及在搅拌摩擦焊铝合金板中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9 沈磊;基于压痕隆起量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诚诚;Ti-TiN-Zr-ZrN多层膜残余应力及疲劳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康玲;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横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晓臣;面向卫星零件工艺设计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8 刘何亮;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残余应力的三维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周鹏;微晶玻璃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张爱爱;基于SYSWELD的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残余应力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15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31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