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中国城市迈向近零碳排放与正气候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08 07:18
【摘要】:在巴黎举行的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提出了实现全球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城市要迈向零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不能只局限在建筑的技术应用层面。从空间与多元化手段整合的要求上,零碳排放的发展需要通过于城区空间层面创新规划、设计、运营路径达到。提出"正气候"的城市项目发展模式,作为未来我国城市通过城区建设更新带来的机遇,迈向零碳排放的手段。正气候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引导我国城市发展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在我国城市还有20年城镇化的历程中,一方面可以把未来新建城区的碳排放量最少化,同时也要把握城区发展和更新的机遇,以项目带动城市空间(如土地-交通结构)重组、低碳投资,推动市场手段与体制改革,为周边城区带来减低碳排放的外部性效应,从而达到整体净负碳排放的"正气候"效果。迈向正气候的城区发展模式,在实施保障方面需要跳出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传统政策思维,不限于在建筑尺度的设计手段,而要积极探讨在城区空间尺度可以带来的外部性减碳手段,包括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绿色出行、废物零填埋、建筑节能管理服务、城市森林等。与此同时,需要在目前我国法定城市规划与建设流程上提出创新体制,引入动态监控碳排放机制,保障减碳排放目标能够通过法定管理体制贯彻城区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达到正气候效果。
[Abstract]:The 21 st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21) in Paris proposed net zero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city towards zero-carbon emission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building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pace and diversified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zero carbon emissions needs to be achieved through innovative plann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path in urban space level. The urban project development model of "positive climate" is put forward as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cities to move towards zero carbon emissions through urban renewal in the future. The positive climate develop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China to reach the peak carbon emission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s cities for 20 years, on the one hand, we can minimize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new urban areas in the fu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and promote the reorganization of urban space (such as land- traffic structure) by projects. Low carbon investment promotes the market means and system reform, and brings the externality effect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for the surrounding urban areas, thus achieving the "positive climate" effect of overall net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 To move towards a positive climate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we need to jump out of the traditional policy thinking with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the co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and not be limited to the design means on the architectural scale.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externalities of carbon reduction in urban space scale, including promoting distributed energy construction, green travel, zero landfill waste, building energy-saving management services, urban forest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an innovativ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introduce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monitoring of carbon emissions,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goal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can carry out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legal management system. Achieve a positive climate effect.
【作者单位】: 城怡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分类号】:TU984.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神军;张云波;;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及减排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3年06期

2 ;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商品混凝土;2012年06期

3 魏秀萍;赖芨宇;李晓娟;;施工阶段住宅工程机电耗能的碳排放计算[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祁神军;张云波;;建筑业与其它产业的碳排放关联特性和波及特性研究[J];建筑科学;2012年12期

5 张时聪;徐伟;孙德宇;;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确定与应用范围的研究[J];建筑科学;2013年02期

6 尚春静;储成龙;张智慧;;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J];建筑科学;2011年12期

7 杜强;张焕芳;陆宁;;结构保温板住宅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价[J];建筑经济;2012年07期

8 尚春静;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工程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9 王有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动向研究[J];施工技术;2013年11期

10 ;杭州火车东站将成“零碳排放建筑”[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沛;李雪;黄经南;胡杰;;基于社区层面的住宅区位环境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晶;河北建成零碳排放示范住宅[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唐茜;低碳排放 把脉建筑节能DNA[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发中心总建筑师 贺静;绿色建筑应更注重碳排放[N];建筑时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一鹏;建筑碳排放亟需制度规范[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5 张长荣 记者 蒋维胜;工厂生产出的房子是啥样[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尔德;纽约:能源收入10%用于建筑节能改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孙广勇;为“零碳”住宅喝彩[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飞;城市供热系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2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路明;碳税政策下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燕;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评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东东;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分析及碳排放计算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孙文;区域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差异的统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崔鹏;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库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张晨悦;山东建筑大学碳排放计算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罗平滢;建筑施工碳排放因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9 刘兵;既有建筑碳排放时空演化机理及减排策略[D];华侨大学;2016年

10 林美凤;漳州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研究及其碳排放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17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317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