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钢结构变电站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6 08:05
【摘要】:变电站多层钢结构体系作为新型的工业化建筑形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得到标准化、经济化的变电站工程结构方案,推广电网领域钢结构变电站的建设,以中化110k V变电站为对象,对其多层钢框架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按照钢结构常用构件截面给出初始方案,设置不同次梁间距、柱距对比方案,并分别利用PKPM、MIDAS软件对各方案计算分析、校核对比,考察不同梁距、柱距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进而得到最优结构布置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合理应力比分布范围及合理变形范围前提下,次梁间距的调整对结构用钢量的影响不大,柱间距的调整对结构用钢量影响较大;综合考虑结构用钢量、楼板厚度及施工便捷性,柱距为5.1m的结构方案为最优方案,为变电站钢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building, substation multistory steel structure system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order to get standardized and economical substa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scheme, the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substation in power grid field is popularized. Taking the 110kV substation of Zhonghua as the object,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multi-story steel frame structure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section of the common steel structure members, the initial scheme was given, the different secondary beam spacing and the column spacing comparison scheme were set up, and the PKPM, was used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eam spacing and column spacing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by MIDAS software. The optimal structure layout scheme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ustment of secondary beam spacing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steel used in the structure, while the adjustment of column spacing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steel used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reasonable stress ratio and the reasonable range of de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amount of steel used in the structure, the thickness of floor and the convenience of construction, the optimum scheme of the structure with a column distance of 5.1 m is considered, which provides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system in the subst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HIT.NSRIF.20160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30815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科技支撑项目(37-K2014-20)
【分类号】:TU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珍;霍强;;新时期变电站工程建设的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2 张泰;王向阳;;浅谈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9期

3 韩玉宏;;浅谈变电站工程建设质量通病及治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4期

4 沈青松;盛晓红;江香云;吴亮;盛松源;;变电站装配式围墙与防火墙的设计及工程应用[J];浙江电力;2014年03期

5 秦杰;;城市变电站结合民用建筑建设的效益评价[J];上海电力;2002年02期

6 姚雪涛;;变电站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浅议[J];才智;2010年23期

7 连国汉;;变电站土建工程相关技术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0期

8 杨飞飞;;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4期

9 郑毕蓉;;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造价控制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16期

10 彭颂方;;某500KV变电站工程软基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学跃;;云南建成了国内首座全面采取抗震措施的变电站[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安立宏;于江;;多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结构分析与设计[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3 刘晓;沈祖炎;;多层钢结构住宅综合经济指标分析[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孔丹丹;赵欣;陈向上;;钢结构教学的思考[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宋新利;;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卫云;贾冬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钢结构教学反思[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若兰;王雁鸣;倪文广;;现代钢结构在工业开发区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胡晓光;花定兴;;某钢结构厂房事故分析与处理[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海爽;王林静;;浅议大型钢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及防范对策[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华波;朱春明;蒋利学;王红囡;;多跨钢结构厂房检测与评估[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海龙 刘源;西宁750千伏变电站获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N];青海日报;2009年

2 杜春花;多层钢结构住宅综合经济性分析[N];中华建筑报;2010年

3 温跃 朱锋 孙宜柱;钢结构厂房充当资产抵押[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卓越;钢结构厂房如何降温[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师友法;诚信和技术是创业的基石[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YMG记者 孙淼;钢结构抵押贷款,何时破题[N];烟台日报;2009年

7 东文;探索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新路[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治国;上海:钢结构引领建设新潮流[N];经济日报;2011年

9 伊闻;企业文化花开别样红[N];中国建设报;2011年

10 金仁;钢结构建筑防火之要领[N];建筑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红霞;钢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术宽;FRP加固含缺陷钢结构的破坏力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英;阿康南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王嘉奇;DG市500千伏水乡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贺肖;变电站附属建筑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4 韦炜;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与变电站联合建设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姚丁;东胜西郊220kV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徐卫君;方麓220kV变电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孙延栋;220千伏宋庄变电站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8 吴琛;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瑜;龙游电网35千伏变电站造价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立群;某35kV变电站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65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365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