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层状岩体使用修正的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有限元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Hoek-Brown criterion for anisotropic rock materials,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scheme is derived and introduced into the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for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Taking a hypothetical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cavern in layered rock mass as an example, the displacement, stress and plastic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changing the inclination of rock ma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irection of rock plane is at some angle, there may be no plastic zone or different range of plastic zon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and the anisotropic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rock mas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dynamics and st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caver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2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101)~~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森宏;层状岩体的铂矿层[J];地质地球化学;1985年12期
2 郭牡丹;王述红;张航;徐源;;层状岩体强度数值模拟及其讨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3 范志杰;;四川白马辉长岩质层状岩体中斜长石的形变与分布[J];矿物岩石;1982年01期
4 朱章森;胡远来;姜若维;;攀西基性超基性层状岩体分层的数学地质研究[J];矿物岩石;1983年01期
5 汪云亮,王旺章,李巨初,韩文喜;白马层状岩体岩浆分离结晶作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6 张桂民;李银平;施锡林;杨春和;王李娟;;一种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制备方法及初步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7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J];岩土力学;2013年S1期
8 郭履和;杨本锦;张冬梅;曾晴;;攀西地区白马和红格层状岩体分异特征的数学地质论证[J];矿床地质;1984年03期
9 王启耀;赵法锁;;考虑偶应力的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朱泽奇;盛谦;梅松华;张占荣;;改进的遍布节理模型及其在层状岩体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远;王思敬;杜永廉;;层状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李仲奎;陈振声;;层状岩体三维边界元应力分析中的面力不连续问题[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张海东;;层状岩体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单元分析[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肖远;;轴向力与横向力共同作用下层状岩体的临界荷载问题[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6 熊诗湖;邬爱清;周火明;;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尺寸效应[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子新;华安增;;层状岩体滑落的分形模型[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李仲奎;H.A.Mang;;层状岩体边界单元法中的奇异性问题[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范雷;唐辉明;王亮清;;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层状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初探[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明治清;;层状岩体加固中锚固体周围岩层塌落深度的近似计算方法[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梅松华;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程鹏;高应力条件下层状岩体力学特性及时效破裂机制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5年
2 何益;攀枝花层状岩体钪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冷霜;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熊诗湖;层状岩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7年
5 王涛;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的层状岩体锚固支护系统研究与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田治金;喀斯特环境下层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7 郭志华;层状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计算机模拟试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8 张练;基于Cosserat理论的层状岩体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D];长江科学院;2012年
9 黄达;软硬岩层互层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21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42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