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夹薄壁钢管组合板弯曲性能数值模拟
[Abstract]:The structural form of composite plat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pipe force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BAQUS software, and the load displacement (P-未) curve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curve are drawn.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steel pipes, the thickness of steel tubes, the outer diameter of steel tubes and the position of steel tubes on the bending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of circular steel pipe composite slab and square steel pipe composite plate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bearing capacity of square steel pipe composite plat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circular steel pipe composite plate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of circular steel pip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quare steel pipe when the amount of material used for circular steel pipe and square steel pipe is basically equal. When the content of steel pipe material is the same, only the outer diameter (outer length) of steel pipe can be reduced,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of steel plate will be increased, but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of steel pipe will be decreased when the content of steel pipe material is the same. The compaction of circular steel pipe can exert the extrusion strengthening effect between steel tubes, while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square steel pipe is general.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if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first considered, the square steel pipe composite slab should be selected, and if the steel pipe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energy absorbing component, the circular steel pipe composite plate should be selected.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2302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469)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美华,张宇,李海旺;连续组合板的塑性设计[J];山西建筑;2001年03期
2 石建军,孙冰,杨晓锋,秦至谦,张志恒,周绍清;新型组合板的实验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聂建国;李法雄;;钢—混凝土组合板单向受压稳定性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6期
4 韦庆白;;钢竹组合板抗弯承载能力的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5 杨勇;曾苏生;聂建国;周现伟;霍旭东;;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组合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1期
6 ;采用通用有限元法分析组合板的剪切机理[J];钢结构;2011年10期
7 史晓宇;陈世鸣;裘子豪;;组合板剪切-粘结机理及承载能力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8 ;收缩对混凝土组合板长期应力与变形的影响[J];钢结构;2012年06期
9 杨勇;李慧静;薛建阳;;钢板-混凝土空心组合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2期
10 严正庭;钢与混凝土组合板的极限状态设计[J];工业建筑;198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冬;张毅刚;翟立国;;新型组合板及其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夏志成;徐飞;王永喜;;钢板夹芯混凝土组合板垂直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3 韦灼彬;张小鹏;王铁成;赵领志;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毛小勇;张耀春;;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铁成;韦灼彬;张小鹏;赵领志;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非线性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铁成;赵程;张小鹏;韦灼彬;;滑移对钢—混凝土组合板挠度影响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勇;杜明珠;聂建国;曹颖丽;;闭口型压型钢板-砼组合板动力特性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铁成;赵领志;韦灼彬;;钢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板受力性能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铁成;韦灼彬;张小鹏;赵程;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变形计算[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余敏;查晓雄;阳松;桂隽;;金属面聚氨酯、挤塑组合板剪力分配系数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特性分析与加劲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荷载分布宽度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张小鹏;SRC组合板试验研究和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彩霞;型钢—意杨胶合板组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赵伟;组合板房的热环境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蔡俊;CFRP-钢组合板受压性能研究及在加固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晓彤;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蒯楠;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阮航;钢板夹心混凝土组合板试验研究与徐变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赵领志;钢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板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李慧静;钢板—混凝土空心组合板静力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孙冰;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南华大学;2005年
10 曾苏生;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组合板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7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44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