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无主之地——失落空间的景观再生与失落人群的景观关怀

发布时间:2019-05-19 16:42
【摘要】:正设计说明:该设计针对北京旧城部分社会服务型群体、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群体遭受冷落,胡同、社区街口、桥下空间被弃用,一些交通服务设施被闲置的现状,以景观设计的手段,使被忽视人群、失落场地和闲置设施实现重组与再利用。方案从北京旧城中失落的场地出发,以旧城中被忽视的人群和动物群体为服务对象,考虑的群体包含人和动植物。其中关怀人群主要为农民工、环卫工、巡警,以及快递员和外卖员,为他们塑造景观性的休息和娱乐驿站,让他们自己动手用限制服务设施进行搭建,
[Abstract]:The design aims at the neglect of some social service groups, wild animals and stray animal groups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hutong, community street entrance, abandoned space under the bridge, and some transportation service facilities being idle. By means of landscape design, neglected people, lost sites and idle facilities can be reorganized and reused. Starting from the lost site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the scheme serves the neglected people and animal groups in the old city, and the groups considered include people, animals and plants. Among them, the caring people are mainly migrant workers, sanitation workers, patrol officers, couriers and takeout workers, to create scenic rest and entertainment post stations for them, so that they can set up their own restricted service facilities.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铭;北京旧城区危旧房改建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02期

2 京晨;;北京旧城的四分之一将受到保护[J];城市规划通讯;2002年02期

3 徐苹芳;谈北京旧城街道的规划与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01期

4 晨辰;;北京旧城将实行全面严格管理[J];城市规划通讯;2003年24期

5 刘阳,王晓明;北京旧城交通问题及改善措施浅议[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6 紫蕊;;毛其智称:北京旧城以年均减少一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亡[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20期

7 谢辰生;;北京旧城关键在整体保护[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北京旧城是啥样儿?[J];北京规划建设;1996年06期

9 方可;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一种新思路:发展“社区合作住房”[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4期

10 魏科;浅析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弊端──探索旧城有机更新之路[J];北京规划建设;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所萌;;浅谈北京旧城的道路保护[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史慧珍;邓奕;韩昊英;;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北京旧城文物场所性量化分析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祖刚;;从北京城的历史来研究北京旧城的保护规划[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4 赵幸;;穿历史的针,引文化的线——参考国际经验,谈北京旧城历史文化探访路建设[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边兰春;喻涛;;基于历史文化探访路规划的北京旧城活力再生[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韩昊英;邓奕;史慧珍;;历史文化保护区确立初期北京旧城形态特征及变迁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邓奕;史慧珍;韩昊英;刘晓冬;;北京旧城遗产资源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关钰;;让多元与包容留住北京旧城记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盖春英;;北京旧城交通发展策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10 张宝秀;;北京旧城区的名人故居[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强;北京旧城人口外迁缺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吕天璐;北京旧城,拆除何时停止[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大庆;北京旧城一半以上“旧貌换新颜”[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 刘荣慧;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出台[N];中国建材报;2008年

5 王玉光;北京胡同的最后保卫战[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记者 刘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将认领“责任区”[N];北京日报;2009年

7 北京印刷学院 郭树林 郭剑;北京城的建筑与保护[N];中华建筑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申;天桥有“桥” 中轴线地标重现京城[N];中华建筑报;2014年

9 记者 王燕琦;专家把脉 市民参与[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乔欣;北京中轴线走上申遗路[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2 曲蕾;居住整合:北京旧城历史居住区保护与复兴的引导途径[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颖;北京旧城功能布局演变及动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申东利;北京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柯珂;北京旧城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颜超;北京旧城现代建筑色彩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5 郝田;北京旧城保留胡同地名的街道空间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王飞;北京旧城城市主干道地理色彩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7 梁嘉j;北京旧城传统居住院落的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谭杪萌;北京旧城用地功能变迁研究1949-2014[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9 刘锐;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郝鹏;北京旧城尺度的分析与有机更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0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480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