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明清直隶地区省府衙署建筑布局与形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9 16:34
【摘要】:直隶,是我国明清时期的旧省名,地处华北平原,是明清最靠近北京皇城的省份,有“明清第一要省”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此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遗存极多。而直隶地区省府衙署作为封建统治的高级别地方权力机关,是古代等级制度、礼制制度的集中体现,可以代表一个地区官式建筑的最高成就;同时,又因其处于华北地区,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特点,因而作为北方官式建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及部分历史原因,直隶地区绝大多数的衙署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因此,针对此地区衙署的研究成果稀少且零碎,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故笔者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明清官吏制度,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省府衙署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丰富直隶地区衙署研究内容,为我国衙署研究领域贡献绵薄之力,同时为近几年河北地区衙署复建高潮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与理论指导。本文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对比借鉴其他地区衙署研究理论成果,分析归纳总结直隶地区省府衙署在城市选址、平面及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等三方面的特点特征。其中绝大部分篇幅旨在论述省府两级衙署的共同特征,部分穿插两级别衙署的等级性差别。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文章的第一章组成。通过对直隶地区衙署建筑的调研,分析直隶地区衙署保存现状,提出论文研究对象——省府衙署。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并界定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概念等。第二部分为背景分析,主要指文章第二章。通过论述衙署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明清衙署类型及文化意蕴、明清衙署等级规制与继承发展三方面,突出直隶地区省府衙署是严格的封建统治、官员设置、礼制制度等条件下的综合产物,集中代表了一个时代等级规制特征。第三部分为问题分析与结论总结,由本文的三、四、五章组成,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直隶地区保存良好、文献资料相对完整的直隶总督署、广平府衙、顺德府衙、正定府衙等十个衙署进行分析,总结省府衙署选址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筑群布局特点和空间艺术特点,以及建筑单体的官式、北方、地域特点。
【图文】:

明清直隶地区省府衙署建筑布局与形制研究


(3)直隶地区衙署研究的必要性与缺乏性直隶,,是我国明清时的旧省名,疆域包含“京津冀”地区,和小部分河南、山东古、辽宁等地区。近些年,我国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不仅要形成经济、交通、旅游图 1-1:衙署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笔者自绘)

明清直隶地区省府衙署建筑布局与形制研究


保存完整的衙署(笔者自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官不修衙:明清官场潜规则[J];文史博览;2016年05期

2 郭建;;县衙景观[J];领导文萃;2016年02期

3 陈凌;;宋代地方衙署建筑的选址原则[J];文史杂志;2015年05期

4 燕军;;细述正定府衙[J];当代人;2015年05期

5 安娜;;“京南第一府”——河间府衙考记[J];兰台世界;2013年18期

6 曹珂;肖竞;;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以河北明清大名府城保护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3年02期

7 戴建兵;许可;;古正定府府衙研究[J];文物春秋;2012年06期

8 牛笑;;从“礼”到“空”——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沈阳故宫空间布局中的体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安娜;;河间府衙复建工程考记[J];当代人;2012年02期

10 郭华瑜;李长亮;张金坤;;淮安府衙建筑形制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清华;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宁;保定市裕华西路中段历史建筑遗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高星;元代衙署建筑形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朱晓宁;南阳府衙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耿海珍;明清衙署文化与其建筑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栗晓文;内乡县衙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乔X;呼和浩特将军衙署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海英;明清时期山西地方衙署建筑的形制与布局规律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牛淑杰;明清时期衙署建筑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0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20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