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木结构震害模拟与库藏文物减震措施研究
【图文】: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古建木结构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和木是早期人作中最易获得材料。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中国古人穴”和“构木为巢”的原始营造遗迹,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基础[16]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分成两类体系:梁柱式构架(如图 1-1 所示)和穿斗图 1-2 所示)。梁柱式构件中柱网下的基础为石础,柱网上部以榫卯或斗梁,短柱再立与横梁之上,承托更上一层横梁。横梁跨度自上而下逐层增坡形屋顶构造。在大多数建筑中,柱网由内槽柱与外槽柱两圈组成,通过平构件与圈柱间相连,梁柱构架的整体刚度得以保证[41]。穿斗式构架的主要构件有柱、梁、斗坊和檩子。穿坊与柱子相连形成木排与柱子在纵向相连,可以起到固定排架的作用,从而形成木框架。斗坊上子,,纤子上部放置楼板[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古建木结构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和木是早期人作中最易获得材料。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中国古人穴”和“构木为巢”的原始营造遗迹,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基础[16]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分成两类体系:梁柱式构架(如图 1-1 所示)和穿斗图 1-2 所示)。梁柱式构件中柱网下的基础为石础,柱网上部以榫卯或斗梁,短柱再立与横梁之上,承托更上一层横梁。横梁跨度自上而下逐层增坡形屋顶构造。在大多数建筑中,柱网由内槽柱与外槽柱两圈组成,通过平构件与圈柱间相连,梁柱构架的整体刚度得以保证[41]。穿斗式构架的主要构件有柱、梁、斗坊和檩子。穿坊与柱子相连形成木排与柱子在纵向相连,可以起到固定排架的作用,从而形成木框架。斗坊上子,纤子上部放置楼板[4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66.2;TU3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梦婷;韦荃;冯萍莉;张孜江;杨娟;;5.12汶川地震中四川可移动文物及其建筑受损情况调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年04期
2 谭皓;卢海林;;汶川地震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6年03期
3 夏宗发;张博;于毅;郭凯;;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及加固研究[J];科技资讯;2015年23期
4 周乾;闫维明;关宏志;纪金豹;;罕遇地震作用下故宫太和殿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S1期
5 高永武;金波;戴君武;陈洪富;;芦山7级地震村镇木结构震害调查及加固建议[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3期
6 淳庆;乐志;潘建伍;;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9期
7 齐英杰;杨春梅;赵越;杨成志;;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年09期
8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4期
9 赵桂峰;马玉宏;郑文光;张永山;;建筑内浮放式设备抗倾覆高宽比限值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周乾;闫维明;张博;;古建筑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J];灾害学;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祝恩淳;潘景龙;;中国木结构浅谈[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锡成;地震作用下木结构古建筑的动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小伟;古建筑双跨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时雨;浮放设备减隔震设计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2 李佩;穿斗式木结构榫卯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张辰啸;古建抬梁式木结构抗震性能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4 赵守江;古建木结构及其内陈文物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5 张伟;木结构建筑梁柱节点力学性能与抗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继秀;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周蓉;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架力学性能与抗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肖华宁;浮放设备三维减隔震装置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张海彦;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盘锦章;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1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6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