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筒仓预应力损失监测与数据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崇德;美国ACI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二)——预应力损失[J];工业建筑;1989年04期
2 ;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预应力损失”[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7年01期
3 朱虹,吕志涛;多排柱引起梁、板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韩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预应力损失的分类计算及控制方法[J];森林工程;2001年05期
5 安静波,许光宇,郑文忠;拉—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选配及预应力损失[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张元海,赵朝前;后张梁钢束预应力损失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邢艳,陈蓉蓉;浅谈预应力损失[J];福建建筑;2002年02期
8 熊学玉,顾炜,雷丽英;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J];工业建筑;2004年07期
9 郭举,李光瑞,马杰;预应力损失计算及其简化[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薛苏泉;王建中;;灰色预测在预测高温下预应力损失的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东海;叶曙光;冯松山;;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应力损失计算[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2 葛家琪;张国军;王树;张爱林;;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体系影响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薛晓荣;;卵形消化池无粘结预应力损失的合理取值[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国军;葛家琪;张爱林;王树;;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正峰;林松涛;张际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预应力损失监测中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汪国华;周志祥;;关于PFRC梁预应力损失估算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7 葛家琪;李京一;王树;;后张法构件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预应力损失σ_(L1)计算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尚建;甘乐;袁胜登;候发亮;;CFRP筋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预应力损失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小阳;杜彦良;;预应力摩阻损失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史哲;马平;张晓科;孙强;邹登亮;;基坑支护中锚杆预应力损失机理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志芳;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秀;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损伤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罗国宝;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简支梁桥预应力损失分析及超载预警[D];吉林大学;2016年
3 巩磊;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及敏感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4 秦乾飞;大跨度PC连续梁桥悬浇施工阶段预应力损失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康冉;体外预应力加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高昂;基于摩阻、钢筋回缩和自振频率的预应力损失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李冬;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监测与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8 邰爽;冻融循环作用下预应力筋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9 许康曦;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预应力损失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李小军;大直径筒仓预应力损失监测与数据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7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7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