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曲线滑裂面的挡墙主动土压力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业;粘性土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的应用问题[J];安徽建筑;2002年02期
2 闫爱军;;粘性土主动土压力的简便计算[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大原资生;山本哲朗;冯伯林;;关于粘性土的地震主动土压力的实验研究[J];华水科技情报;1984年01期
4 梅国雄,宰金珉,戴国亮,田玉基;主动土压力折减系数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1年03期
5 韩立业,陈道政;对粘性土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中一个应力的释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6 赵晓中,潘东兴,刘福臣,王俊杰;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通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喻泽红;王勇智;王代;;基于能量理论的主动土压力的计算[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2期
8 胡晓军;;粘性土主动土压力库仑精确解的改进[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9 李富盈;王勇智;;能量理论法计算主动土压力探讨[J];河南科学;2006年06期
10 陈素清;王岩法;;悬臂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分析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四清;李晓;;非线性库仑主动土压力分析理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永进;陈永辉;;悬臂支护结构上主动土压力受位移影响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贾萍;赵均海;冯红波;杨青顺;;空间主动土压力简化计算及参数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陈贺;蒋明镜;张望城;肖俞;;刚性挡土墙平移模式下主动土压力的理论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谢洪波;;条形荷载下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6 张年学;李晓;;极限平衡平顶垂直坡的新公式[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章瑞文;徐日庆;郭印;;考虑土层剪力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张永兴;陈林;陈建功;;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与侧压力系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宋飞;张建民;;超固结土的主动土压力求解方法[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陈玉江;周科平;邓红卫;胡建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极限分析法及其工程应用[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章瑞文;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阳;基于土拱效应和剪应力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云凤;考虑挡土墙位移模式和位移大小的主动土压力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3 何小花;主动土压力分析方法改进和挡土墙相关设计标准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王河;绕墙底转动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黄彬彬;考虑挡土墙位移模式的地震主动土压力拟动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杜林;地震作用下重力式挡墙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田恒银;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鹿兴;考虑土拱效应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马欢雄;圆形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10 胡小刚;基坑主动土压力与支护结构位移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