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工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板件屈曲系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4 05:47
【摘要】:板件屈曲系数的取值由板件之间的约束决定,且直接影响到截面(板件)的弹性临界应力。基于经典弹性板屈曲理论和CUFSM软件两种方法研究均匀受压板件的屈曲系数与板件尺寸的关系,并互相印证,发现两者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差别较大,表明CUFSM软件具有局限性。根据175个热轧工形截面的计算数据,拟合得到了屈曲系数的简化公式。与其他公式相比,该文建议公式计算简便且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可用于直接强度法或确定板件的宽厚比限值。
【图文】:

曲线,计算结果,屈曲系数,弹性屈曲


3计算板件屈曲系数的软件法基于有限条法(FiniteStripMethod)原理编制的CUFSM软件[13 14]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chafer开发,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薄壁杆件的弹性屈曲分析的软件之一。软件对给出的截面按输入的一系列半波长度进行计算,得到应力随半波长度的变化曲线,其中,第一个最低点对应于局部屈曲临界应力。图7为CUFSM4.05对I20a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结果,,采用的计算模型如图6(c)所示。10110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40.0,1671.10lengtholadfactorCUFSMresults图7CUFSM4.05的计算结果(I20a截面)Fig.7SolutionforsectionI20abyCUFSM该计算结果表明,当半波长度为140mm时发生局部屈曲,对应的弹性屈曲临界应力为cr1671.10MPa。据此,可利用式(1)反算得到腹板和翼缘的屈曲系数分别为swK=6.52,sfK=0.173。4热轧工形(H形)截面屈曲系数4.1热轧工字钢屈曲系数分析鉴于柏拉希理论法的求解过程比较复杂,笔者编制了专用程序,对《热轧型钢》(GB/T706-2008)[17]中规定的45个热轧工字钢截面计算,得到了弹性屈曲系数理论解twK、tfK。同时用CUFSM软件计算得到swK、sfK。两种算法的对比结果见图8,图中的3簇数据分别对应a、b、c系列。由计算结果可知:1)软件法所得的swK一般比理论法所得的twK高2%~6%,其中,a系列(序号为1~21,包括6个不在系列内的)为3%~4%,b系列(序号为22~36)为2%以内,c系列(序号为37~45)均为负偏差但在2%以内。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十分接近,因此

理论法,简化公式,校核,文献


扑愀丛樱嚅南媋2]给出了简化计算式,如下:工字形截面的腹板:2w3wf32222fwffw0.160.005619.412()/()htbttbth(20)222103K(21)适用条件:2222wffw9.412(tb)/(th)≤1。工字形截面的翼缘:3fw32222wffwwf1210.106()/()thtbthtb(22)220.6534K(23)适用条件:2222wffw9.412(tb)/(th)≥1。据此计算上述175个工形截面(130个热轧H型钢以及45个热轧工型钢)的wK并与作为基准的理论值相比较,误差如图11(a)所示,区间为13.1%~3.5%,其中,估值低于95%倍基准值的有30个。文献[19]针对美国标准中工型钢(包括W型、M型、S型和HP型)规格,利用CUFSM的计算结果归纳出的经验公式为:2.5wwfwf11.50.18Khbtt(24)据此计算上述175个截面的wK值并与理论值比较,误差如图11(b)所示,区间为29.1%~4.4%。序号(a)文献[2](b)文献[19]图11文献简化公式的校核Fig.11Checkingformulaofreferences笔者对175个截面采用理论法计算,得到的wK-关系如图12所示。考虑到相等时wK还与fwt/t有关,笔者建议wK按照下式取值:当3.8≤时:fww(1.701.62)tKt(25a)当3.8≥时:fww4.84tKt(25b)且wK2.15时取wK2.15,wK6.30时取wK6.30。板屈曲腹数系Kw相对刚度比图12wK变化趋势Fig.12ValuesofwK按笔者公式得到的wK与理论值相比较,误差如图13所示,变动范围在10.7%~11.7%,其中,估值较理论值低5%的共6个,较理论值高5%的共7个。将高估值的这7个截面用其他方法计算wK,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本文方法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桂生;栾咭乐;;钢箱梁简单板件局部屈曲系数公式推导[J];天津建设科技;2012年03期

2 董永涛,张耀春;均匀受压钢板件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J];钢结构;1997年02期

3 王元清;石永久;袁焕鑫;程明;;铝合金板件的受压屈曲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可;肖述连;蒋庆;;开两孔板件断裂性能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13年09期

5 陈骥;;受压钢构件的板件宽(高)厚比[J];钢结构;1991年03期

6 钱冬生;强士中;;钢杆件和板件稳定研究的发展过程[J];钢结构;1986年01期

7 唐建民;复合板件地下结构非线性问题的双有限厚条法[J];衡阳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8 郑宏,顾强;钢板件考虑损伤的循环弹塑性大变形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9 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讲座 第八讲 板件屈后的强度与利用[J];钢结构;1993年03期

10 任润田;;焊接结构中单向受压板件屈曲后承载力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景;杨应华;鲁义涛;雷延;;压型钢板有效宽度的国内外计算方法比较[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震;考虑局部稳定的铝合金构件及板件的承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付波;板件延性系数和面向抗震设计的钢截面分类[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润田;焊接结构板件屈曲后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6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6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