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时空效应的深基坑开挖变形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8 00:51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城市空间严重紧缺现象,带来一系列的交通拥堵问题。然而,继续在已饱和的地面建造更多的道路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一种环保、快捷的地下交通方式——地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以及FLAC3D数值软件模拟等方式,探讨了时空效应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内支撑轴力、深层墙体侧移及坑底土体隆起等四大部位的变形特征,以下为研究分析的内容与结论:(1)系统地分析了基坑变形机理及时空效应下土体变化特征,总结了影响基坑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基坑变形控制措施,为后续的模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全面介绍了基坑监测仪器及工作原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基坑开挖四种工况下的变形特征,发现基坑不同部位的变形存在一定关联性,是相互作用形成的。(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研究车站深基坑模型,分析了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内支撑轴力、深层墙体侧移及坑底土体隆起的变形特征,并将模拟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间的异同点。(4)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时空效应所引起的变形规律,先后模拟分析了支撑架设时机、挖撑先后顺序、支撑竖向位置及支撑横向间距等不同施工方案给基坑变形带来的影响,证实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确实存在时空效应,并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图文】:

抛物线分布,分布形式,三角形分布


8(a)三角形分布 (b)抛物线分布图 2-1 地表沉降分布形式Figure 2-1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ettlement

基坑底,弹性隆起,侧向位移,塑性


(a)弹性隆起 (b)塑性隆起图 2-2 基坑底部隆起变形形式Figure 2-2 Deformation form of bottom heave of foundation pit2.1.3 墙体侧向位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建喜;高立新;刘杰;张琨;池鹏;;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杨贵生;李雨润;李雨辰;;超深基坑支护开挖对土体变形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3 秦爱芳;胡中雄;彭世娟;;上海软土地区受卸荷影响的基坑工程被动区土体加固深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4 王随新;;土体加固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田振;顾倩燕;;大直径圆形深基坑基底回弹问题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6 罗战友;刘薇;夏建中;;基坑内土体加固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7 贾坚;软土时空效应原理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8 王建华,徐中华,陈锦剑,王卫东;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连续墙的变形特性浅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9 刘国彬,王洪新;上海浅层粉砂地层承压水对基坑的危害及治理[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10 黄宏伟,任臻,钱伟;深基坑内加固与墙体侧向位移的相互影响实测分析[J];建筑结构;2000年11期



本文编号:258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