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饱和地基场地精确人工边界条件及一维化时域算法

发布时间:2020-03-18 22:5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大跨结构在不断兴建。在以往的抗震设计中,常常将地震波视为垂直入射。事实上,地震波从波源出发,经过复杂的传播路径,到达地表往往是倾斜入射。地震波斜入射对大型大跨结构的地震动响应与垂直入射有很大差异,将问题简化为一维的做法显然有些粗糙。此外,目前的研究中往往将工程场地土体视为单相介质,而自然界中的许多土体为饱和土,由固液两相介质组成。研究表明,土体中液相对其动力响应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展开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饱和地基场地的地震响应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建立一种成层饱和地基场地的一维化时域算法为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1.提出一种饱和地基场地的精确人工边界条件。分别建立散射波场、透射波场中的土骨架和相对位移项对应的应力速度关系,最终通过叠加得到整个波场的应力速度关系,实现入射波透射和散射波吸收。2.基于u-w格式的Biot波动方程,结合提出的精确人工边界条件,建立了成层饱和地基场地的一维化时域有限元算法。通过3个简单算例,将本文提出的u-w格式一维化时域算法的求解结果与解析解结果与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3.运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地表位移时程,加速时程以及土层应力分布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i)P波斜入射条件下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地表竖向位移逐渐增大,竖向加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平方向位移,加速度均有增大的趋势,但增幅较小,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远小于竖直方向。ii)不同地下水位下地表以下各点竖向和水平应力峰值分布规律一致,在地下水位附近由于水饱和与气饱和土体弹性常数的差异导致应力峰值有所下降,其余位置应力峰值均呈增大趋势,且在底部P波入射面附近迅速增大为最值。
【图文】:

饱和地基场地精确人工边界条件及一维化时域算法


一l入射波位移时程

饱和地基场地精确人工边界条件及一维化时域算法


入射波速度时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强;景立平;单振东;张锋;;基于两相介质理论之土层弹塑性大变形地震反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2 李伟华;赵成刚;;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学报;2015年03期

3 夏坤;董林;孙军杰;;地下水位对黄土土层地震动影响初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4 李伟华;刘清华;赵成刚;;饱和多孔介质三维时域黏弹性人工边界与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5 刘光磊;宋二祥;;饱和无限地基数值模拟的粘弹性传输边界[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6 李亮;杜修力;赵成刚;李立云;;两相多孔介质弹塑性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王子辉;赵成刚;董亮;;流体饱和多孔介质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J];力学学报;2006年05期

8 赵成刚,王进廷,史培新,李伟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9 秦小军,陈少林,曾心传;二维非均匀饱和土体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10 杨峻;吴世明;蔡袁强;;饱和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J];振动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佩林;深海地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化时域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胡叶尘;非饱和土成层场地波动问题解析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89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9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