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城市公共空间中灯光艺术的功能研究与视觉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21 03:29
【摘要】:本课题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灯光艺术的功能研究与视觉设计,论文的脉络首先对公共艺术与灯光艺术的概念进行阐述,论述了公共艺术与灯光艺术的关系,表明灯光艺术是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观点,灯光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思想、人与情感四种关系的综合表达方式。灯光艺术顾名思义其创作的必要条件是光源,光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灯光艺术的视觉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便对人工光源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电灯的发明、霓虹灯和荧光灯的使用、激光的出现、LED光源的普及运用等等一系列人工光源的发明创新,使得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将灯光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段,将它们融入到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当中去,这也使得公共艺术的表达视角与表达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门类——灯光艺术。随着对灯光艺术的深入研究,逐步分析了灯光艺术的视觉构成元素,如点线面的构成属性、色彩表现特性、视觉空间的构建方法等,为之后的灯光艺术视觉设计寻找理论依据与创作灵感。最后是在灯光艺术的应用场景——城市公共空间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与影响,表明灯光艺术强烈的吸引性、体验性、互动性、公众性与关怀性是其他公共艺术形式所不具备或者是欠缺的,进而论述灯光艺术对于公共空间内物质元素能够起到调和的作用,对公共空间内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活动能够起到引导作用,阐明灯光艺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改善的作用,和对城市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让人们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产生归属感。论文最后一个章节通过对灯光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的选择、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等一系列实际的调研与分析,提出我的城市公共空间灯光视觉设计方案。
【图文】:

霓虹灯,生长条件,美国,电灯


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生存的本能和对光崇拜的驱使下,火把、油灯、蜡烛等人工光源应运而生,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便是电灯的发明。1854 年,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1860 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制成了碳丝电灯;1875 年爱迪生买下氮气电灯专利并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 1880 年制造出能持续点亮 1200 个小时的碳化灯丝。20 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诞生并沿用至今。2.2.2 霓虹灯、荧光灯的使用1898 年,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稀有气体导电现象,霓虹灯便从此诞生。1910 年,法国电气工程师及发明家乔治·克劳德(Georges Claude)在巴黎车展中首次展示了霓虹灯。两年后的 1912 年,蒙马特大道的一家理发店安装了世界上的第一块霓虹灯广告牌,从此霓虹灯席卷了美国的大街小巷(如图-1),成为美国街头一道独特的景观。

颜色,强光,行艺,激光灯


13们对和平与自由的强烈渴望,文化呈现出复苏振兴的景象,艺术自然也进入了一个兴起的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受流行艺术的影响,出现了使用霓虹灯(如图-2)、荧光灯(如图-3)等新材料创作雕塑作品,并公开进行展出。图-2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四种颜色四个世界》(four colors four words )1966图-3 丹·弗拉文(Dan Flavin)《原图》(Aprimary picture) 19642.2.3 激光的出现1958 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和阿瑟·肖洛发现将氖光灯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汇聚在一起的强光这一神奇现象,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激光原理”。从此人们便开始利用这种强光——激光。激光灯具有颜色鲜艳、亮度高、指向性好的特点,视觉效果绮丽梦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113.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晓明;;从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差异看中国城市广场建设[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7年05期

2 孔奕璇;蔡辉;;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活力复兴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9年24期

3 张文蔓;;基于文化视角的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探析[J];城市建筑;2019年31期

4 武陆峰;董霞;邹东芳;;试论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塑造——对山西城市建设的艺术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12期

5 张诗研;;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01期

6 王悦馨;;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年01期

7 王亚昕;;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小品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12期

8 李文娟;易西多;;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的感知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8年23期

9 陈水生;;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治理[J];群众;2019年02期

10 高聪颖;侯德贤;;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的发展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俊;;珠海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评价及品质提升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公众调查的分析[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8年

2 顾爱华;吴子靖;张野;;沈阳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管理研究[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8年

3 卢卉;;基于针灸疗法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4 卢君君;雷会霞;;广场舞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反思[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5年

5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琳琳;金袁权;;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季节性转换设计研究——以哈尔滨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9 杜明凯;许晓彬;;慢行交通为“药”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10 汪洋;;城市化进程中苏中地区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光卿;把城市公共空间还给大众[N];中国花卉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尹英;城市公共空间:迈出城市发展新步伐[N];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威海奥孚苗木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会长 李元;从绿化角度谈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利用[N];中国花卉报;2020年

4 自由职业者 吴文翔;一起来关注城市中的“情感孤独”[N];无锡日报;2018年

5 长江日报记者 傅雪婴 刘帅 通讯员 彭冲 范峗 冯欣 邹卉 实习生 宁秀梅;称赞东湖是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典范[N];长江日报;2019年

6 孙志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要处理好五种关系[N];学习时报;2019年

7 记者 梁高强;我市推行“路长制”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管理[N];咸阳日报;2019年

8 本报评论记者 曹起铭;用精细化管理擦亮每一块城市“边角料”[N];嘉兴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陈洁 吴雨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让我们与更美相遇[N];新华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马婧;城市公共空间试点改造提升[N];北京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菲;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景礴;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梦雪;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雅琪;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叶博闻;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梓扬;城市公共空间中灯光艺术的功能研究与视觉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

5 罗景文;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构成的建筑界面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廖样;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唐晓婷;基于线性体育活动VGI的城市公共空间健康服务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孔秋实;以地图术(Mapping)为方法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9 陈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冥想空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10 杜飞;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9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