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严寒地区农宅冬季火炕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0:28
【摘要】:黑龙江省农宅中冬季一般采用火炕采暖系统,其营造的环境是多热源、不均匀辐射的微气候环境。目前对火炕采暖形式所蕴含的生态设计经验对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本文研究火炕采暖方式下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对于传承火炕采暖方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对黑龙江省海伦市某村农宅热环境及居民热舒适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火炕采暖的室内热环境特征和居民热反应特征。将白天与夜间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其他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居民在白天与夜间对所处房间的热需求存在差异,夜间室内热中性温度比白天低,80%和90%可接受操作温度的范围都低于白天。相比于五年前,农宅冬季的室内热环境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热中性温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居民对温度变化更敏感,而且可接受温度范围也明显变窄,对热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对火炕热环境进行了连续的测试及分析。研究了火炕表面温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空气温度等表征室内热环境状况的特征参数。对于夜间火炕这种极不均匀的热环境,居民的热舒适受到被褥微气候与室内热环境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褥热环境在整个夜间存在一定的温度波动,但整体舒适性比较好。虽然严寒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较差,但是较高的炕表面温度有助于在人体周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保证了人体的热舒适性。第三,对测试的典型农宅建立了物理模型,模拟了某典型工况下火炕农宅的热环境状况。结果发现,热环境分布不均匀,尤其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火炕表面上部区域的空气温度略高于房间其他位置,温差不超过1℃;地面上部各处的空气温度与火炕的距离不存在显著关系。研究了火炕表面温度、辅助热源温度、室外温度以及围护结构对火炕农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得出了各影响因素与室内温度、温度梯度之间的变化规律。
【图文】:

现场调查,测试仪器,主观调查,红外线测温


a) 温湿度数据采集器 b) 黑球温度自记仪 c) 热线风速仪 d) 红外线测温计图 2-1 现场调查所使用的测试仪器表 2-2 测试仪器型号及参数仪器名称 型号 测试参数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温湿度自记仪 WSZY-1A空气温度 -40~100℃ ±0.5℃相对湿度 0~100% ±3%黑球温度计 HWZY-1 黑球温度 -50~100℃ ±0.4℃热线风速仪 Testo425 空气流速 0~20m/s ±(0.03m/s+5%测量值红外线测温计 Testo830-T1 表面温度 -30~400℃ ≤测量值的 1.5%2.1.4 主观调查问卷设计在入户进行测试室内环境参数的同时,邀请农宅居民对其所处的热环境进行评价,居民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填写主观问卷。主观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

农宅,外观图


第 3 章 严寒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连续测试与分析为了深入研究农宅火炕营造的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本章将基于课题组对黑龙江省海伦市某村的 29 户农宅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普查结果,选取典型农宅样本,对其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连续测试与分析。3.1 典型农宅简介由于 29 户农宅室内结构、供暖形式以及热环境等方面基本相似,故选取一户为作为重点测试对象。课题组于 1 月 23 日至 1 月 26 日进行了多测点的连续测试,选取的重点测试对象为编号为 10 的农宅。所测农宅为居民自建房屋,独户独院,一层平房,坐北朝南,与该村镇大多数农宅一样采用的是火炕加土暖气的分散间歇式采暖,是该地区比较典型的居住建筑,,农宅外观如图 3-1 所示。所测房间为该户农宅的一间起居室,房间的结构如图 3-2 所示,有两位常住居民,将其作为受试者进行主观问卷调查,同时测试二者被褥微环境的相关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玲;;推广农宅被动房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J];建设科技;2019年19期

2 彭博;彭雄;;国内外工业化农宅应用现状[J];城市住宅;2017年11期

3 仝晓晓;熊兴耀;;传统农宅生态理念视域中的新农村住宅设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4 恽波;黄明华;;苏州农宅流转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年03期

5 罗二平;;陕南传统农宅低碳技术研究[J];城市地理;2015年14期

6 徐雯;杨帆;;农村社区化背景下节能农宅融资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4年05期

7 程远;;关于生态农宅的适用性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13年24期

8 本刊记者;;政府办实事 实惠暖民心 20万户农宅抗震改造年底完成[J];北京农业;2012年13期

9 王蕾;;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宅对接[J];中国合作经济;2011年07期

10 李金路;林鹰;;北京风景名胜区农宅风貌调研[J];中国园林;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金路;林鹰;;北京风景名胜区农宅风貌调研[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白育庆;;西部农宅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姜曙光;李俊峰;李刚;王蕾;邢海峰;;新疆生态农宅外围护结构体系的研究[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李涛;;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浙江安吉农宅的生态实践[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静;;辽南地区不同时期农宅室内热湿环境研究[A];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9年

7 孙旭阳;;基于BIM的绿色农宅原型设计方法与模拟校核探究——以福建南安生态农业园区农宅原型设计为例[A];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2014、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C];2016年

8 覃琳;孙雁;;乡村建设中的土家族地域特色引导研究——石柱新农宅图集的探讨[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7)[C];2017年

9 姜曙光;王蕾;马玉薇;原甲;;绿色农宅外围护结构体系的研究[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曹纪平;殷珍娣;徐峰;汤俊;巫丽君;;农村防雷实用技术[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芳;北京改造5万多户农宅[N];人民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曹政;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奖励两万元[N];北京日报;2019年

3 本报通讯员 石颢;闲置农宅迎“新主” 赶着蛋鹅奔小康[N];甘肃经济日报;2019年

4 记者 林秀南 通讯员 罗鹏;着眼全局统筹 强化责任落实[N];海口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朱新法;盘活土地和农宅资源是篇大文章[N];新华日报;2018年

6 记者 卢为民 通讯员 张天风;“众创空间”唤醒“沉睡”农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8年

7 记者 黄勇娣;“众创入村”让闲置农宅“活”起来[N];解放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张春滨;大兴区统一规划闲置农宅开发民宿[N];新农村商报;2018年

9 特约通讯员 王瑞;会宁夯土农宅项目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N];白银日报;2018年

10 吴琼敏;盘活闲置农宅正当时[N];常德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玎;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技术的农宅应用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2 仝晓晓;徐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庭院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京华;陇东地区生态农宅适宜营建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铭;北方供暖“零煤耗”农宅实现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王舒扬;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任洪国;热宜居视角下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钱振澜;“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8 张雪研;燃池供暖系统热源特征及热输配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杨威;农村住宅抗震性能试验及综合改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金玲;潮汕地区农村住宅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沐;基于节能的严寒地区秸秆农宅方案设计及验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羽珊;严寒地区农宅冬季火炕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燕兵;基于低能耗理念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农宅设计策略[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

4 戴亚威;寒冷地区阳光间对农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影响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5 冯娴;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农宅功能模块研究与设计[D];贵州大学;2019年

6 王西奇;严寒地区农村冬季农宅室内热舒适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7 张科;山东地区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案例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8 熊瑶;当代长沙农村住宅厨房空间演化[D];湖南大学;2014年

9 周亚强;马迹塘当代农村建筑工匠的建造实践[D];湖南大学;2016年

10 黄金凤;乡建路上:北京近郊废旧农宅的重生[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9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99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