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BIM的图书馆建筑被动式节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4:31
【摘要】:图书馆建筑因其建设标准高、建筑功能和能源供应系统复杂、室内舒适度要求高等因素导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因此,进行被动式节能势在必行。而传统的二维被动式节能分析方法以其分析效率低,分析误差较大等缺点被广为诟病,严重制约了我国被动式节能建筑的研究和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的出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利用BIM技术对图书馆建筑进行被动式节能策略研究,以弥补我国被动式节能研究在图书馆方面的空白。本文采用调研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图书馆建筑进行被动式节能策略研究。首先分析BIM技术应用于被动式节能分析的可行性,通过资料搜寻和案例分析,得出建筑模型信息在BIM建模软件和BIM可持续分析软件之间传递效果良好,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对图书馆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得出了图书馆建筑的功能、空间布局、使用和能耗特征,提出了图书馆建筑被动式节能的指导思想,即适宜性、参照性、整体性和折中性思想。以此为基础,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图书馆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并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优化分析方法。从图书馆建筑的规划布局、各被动式节能策略的敏感性分析、组合分析三个层面入手,循序渐进,利用BIM技术对适用于图书馆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技术进行优化分析,根据其最优参数或最优区间,运用遗传算法进行被动式节能技术组合优化,得出图书馆建筑的最佳节能方案。最后,以哈工大二校区图书馆为例,运用上述分析方法行被动式节能方案设计,与现有图书馆的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改进的最佳节能方案相比于现有图书馆节能14.7%,不舒服度下降3.88%;改进的权衡折中方案相比于现有图书馆节能12.13%,不舒适度下降33.49%,验证了基于BIM的图书馆被动式节能策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对我国BIM技术在被动式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些方法指导和借鉴,既既加快BIM技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图文】:

节能建筑


中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馆均面积同步增长,建筑功能亦更加复杂,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建筑能耗。图书馆为公共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而我国能源状况相对紧张,形势不容乐观2)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蓬勃发展石油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能源危机以及造成的环境危机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种强制性节能措于此种情形,各种节能建筑理念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如被动式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和太阳能建筑等,具体形式见图 1-3:a)绿色建筑─德勤总部 b)超低能耗建筑─海马国际商务中心

建筑设计,被动房,方式


被动房概念被首次提出,,3 年后第一栋被动房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造完成[2]。历经 20 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建立了具有完备技术体系的被动房标准,通过认证的建筑高达 30000 多栋,到 2015 年德国已经开始全面建设被动房。同时,被动房在欧洲其他国家也蓬勃发展,以每年接近 10%的增幅保持快速增长,并且到 2020 年欧盟将通过立法来推动被动房的强制实施[3]。2010 年,汉堡馆参加世界博览会,拉开了中国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序幕。之后,秦皇岛 在水一方 、哈尔滨 辰能·溪树庭院 等一批被动房项目相继落土动工,开启了被动房在中国的本土化道路。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奋起直追,历经近 10 年的发展,大有超越前者之势[4]。(3)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时代的来临美国学者率先提出 BIM 概念,之后扩散到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其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理念,被引入到工程建设行业中来,通过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到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为各专业搭建了一个协同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引爆了第二次建筑设计革命。图 1-4 是建筑设计方式的演变历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17;TU2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嘉馨;;略谈图书馆建筑美[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2 陈雯;;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3 梁李玲;;浅谈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内涵[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4 张石淋;;浅析市图书馆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核心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年09期

5 陈建建;李淑萍;丁灿灿;;对图书馆建筑人居环境空间设计的思考[J];地产;2019年17期

6 谢亚男;王汉杰;;高校图书馆建筑地域性表达途径浅析[J];福建建筑;2017年03期

7 袁锦贵;;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8 张丽;;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建筑初探[J];新西部;2017年25期

9 苏冬冬;;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10 邵敏;;关于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文关怀探讨[J];科技展望;201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展熙;;图书馆建筑环境与读者心理[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杨振伟;;高校现代化图书馆建筑[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雯;;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福通;于小涵;于彦辉;;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建筑设计[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林毅;;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改造的设想及探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乔生;;21世纪图书馆建筑的新趋势[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明华;;多管齐下力促图书馆建筑科学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8 张慧萍;;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体现人本观念的思考[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常林;;城市图书馆建筑的选址与功能布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赵立红;;浅谈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理念[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曹磊 编译;美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及问题[N];新华书目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熊光荣;中国图书馆建筑学的探索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王明非;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扬州市梅岭小学 赵庆林;把图书馆建筑在师生的心灵上[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裴雨;配色艳丽 充满朝气[N];中国集邮报;2013年

6 记者 朱应儒;初步提出采购书目计划及比例[N];金昌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玉静;发挥城市第三空间优势[N];新华书目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李丹丹;市新图书馆敲定原址扩建[N];中山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超仁;基于BIM的图书馆建筑被动式节能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裴炜昕;绿色图书馆建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孙适;图书馆建筑绿色更新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媚;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聂莉;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贾玉星;新媒质转型下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坏境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佳智;高校图书馆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昊;图书馆共享空间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方程;高校图书馆建筑阅览空间效果评价及设计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曦;图书馆建筑空间的设计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7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07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