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0:54
【摘要】:当代全球化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新一轮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与对话。中西方园林跨文化交流进入了新阶段,搭建两者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平衡支点变得愈发有意义。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仍存在着文化自信心缺失、盲目西化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17-20世纪初中西方园林引入外来文化时的中西交融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案例,归纳出交融式园林的涵化策略,为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吸收外来文化提供思路。论文首先引介了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从文化涵化视角初探17-20世纪初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因背景;其次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催生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发展,提出了交融式园林的“三置论”方法,并选取了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第三,基于“三置论”方法分析交融式园林要素本土与外来形式的交融模式,探讨了交融式园林要素吸收外来形式时的涵化手法,;第四,基于模式复杂性选取了代表性园林北京恭王府花园和法国卡桑花园,分析其布局原则和多要素组合的游线、平面、空间等三个层面的涵化特征,归纳两例实证的中西交融共性与差异性;最后,基于交融式园林的交融模式和涵化特征,提出宏观与微观涵化策略。论文运用学科交叉法,引入涵化理论,在文化涵化视角下对风景园林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三置论”归类法是通过图解分析并归纳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本土与外来要素形态的交融模式;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是在文献资料综述基础上,以中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交融式园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动态的视角深入解析中西方园林交融设计关系,使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研究建立在更具细节和层次的方法体系之上。论文研究成果表明,17-20世纪初的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兼具中西方园林风格和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其中在“形而上”精神层面,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模式反映出交融式园林文化由浅入深的交融过程与交融程度;在“形而下”物质层面,中西方园林交融外来形式时采用了本土化变异手法等涵化特征,使外来形式要素带有本土“口音”设计。交融式园林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涵化策略秉持包容开放态度、遵循体用结合原则和运用兼收并蓄手法。
【图文】:

过程图,过程,涵化,主体文化


体系之中的过程。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将发生文化变迁的原有文化称为主体文化,外来逡逑文化称为客体文化,由主客体文化变迁产生了涵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为文化的接触、逡逑文化的交融与文化的更新(图2.1),这三个阶段相互重叠与联系,按照渐进的顺序进行文逡逑化变迁。同时,以下关于“涵化过程”的解析将结合中国园林文化或西方园林文化这一逡逑特定角度进行探讨,可以看出文化涵化过程的主体文化对应了园林本土文化,文化涵化逡逑过程的客体文化对应了园林外来文化。逡逑-22-逡逑

策略,文化同化,弱势文化,西方园林


Fig.2.2邋Culture邋Acculturation邋Strategies逡逑]同化策略(Assimilation邋Strategy)逡逑同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变迁现象,根据弱势文化发生的文化特征变化来定义,主要逡逑表现为两种不同文化接触时,比较弱势的文化被完全纳入到主流文化体系中,从而丧失逡逑了原有文化特点,,以求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本质上即文化趋逡逑同化(图2.2-A)。同化作为文化涵化的一个策略过程,是导致文化涵化结果的一个重要因逡逑素[111],因此两类不同文化之间的变迁是同化策略得以发生的重要前提。逡逑例如,中西方园林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西方文化的艺术表逡逑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同化策略是以强势文化主导弱势文化为目的,以产生更逡逑为先进的文化特质,因此当西方文明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后期,部分私家园主更加逡逑重视西方园林艺术的装饰地位,从而舍弃了中国传统造园特色,如受西风影响较大的上逡逑海,以展示西方园林异域风情为风潮,19世纪中后期建造的上海外滩公园,仅以圆形喷逡逑泉为园林水体形式,并未见中国传统形态水池。由此可见,文化同化策略可以更加灵活逡逑地处理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原有文化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规律,是中西方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东;丁宁;;从布景到事件 记英国园林中的点景建筑[J];风景园林;2015年12期

2 吴婧洋;扬·伍斯德拉;;中国式园林小品在英国自然风景园中的兴衰[J];中国园林;2015年02期

3 唐克扬;;异趣:西方视角中的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2014年05期

4 陈枫;周向频;;西风东渐和政治异化下的宁波近代园林勃兴与转型[J];中国园林;2013年10期

5 杜安;岳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俄罗斯传统园林艺术[J];中国园林;2013年01期

6 夏丽森;;计成《园冶》在欧美的传播及影响[J];中国园林;2012年12期

7 赵纪军;王妍;;中国近代公园营造中的中西文化交流[J];新建筑;2012年05期

8 吴薇;刘红红;;西学东渐下的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建设[J];古建园林技术;2011年04期

9 王天予;;建筑材料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11年08期

10 朱建宁;张文甫;;中国园林在18世纪欧洲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陆伟;;圆明园西洋楼纵览[A];《圆明园》学刊第十期[C];2010年

2 孙明;;普希金、俄罗斯园林和中国[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3 金毓丰;;圆明园西洋楼评析[A];《圆明园》学刊第三期[C];198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瑜;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滕云;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比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4 朱宏宇;英国18世纪园林艺术[D];东南大学;2006年

5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岩刚;天津庆王府花园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陈U喕

本文编号:2607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07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