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旧柱新梁连接的新型环梁式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图文】:
图 1-1 改造前原结构剖面图 改造后结构剖面图二汽冲模厂修建于 1972 年[5],原为两层单元式住宅的砌体结构,因满足职工住房需求,需要在原结构层上增加三层,扩大住房面积。在比对多种设计方案后确定了加层扩建方案,放弃拆除重做方案。从实际工程情况和竣工情况来看获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期间无需征用土地、无需搬迁原有住户、增层改造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场地开发费,使实际造价成本降到最低,不过对于增层改造增加的层数也不宜过高,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因此,在此砌体加固改造工程中建议至多增加八层为合理的改造方案。天水市麦积区某百货大修建于 1981 年,原结构为一、二层为商场,三层为办公室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6]。因业主要求,将原三层建筑改造为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的建筑物,,新增楼层采用轻型钢框架结构。为满足业主对建筑功能的重新要求,因此对原结构采用了多种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处理。2011 年底该工程加固改造完毕后,经受住了震级为 6.6 级的地震灾害,房屋并没有出现无任何损害现
图 1-3 加固改造后剖面图济南市某高层结构修建于 1990 年[9],原为地下 1 层地上 14 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因业主要求,对原机房层拆除其核心筒结构构件,采用钢结构梁柱体系补齐此层,并在机房层上增加一层,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采用钢结构体系。既有建筑物在加固改造前、后的模型图如图 1-4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52.11;TU3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廷滨;张瑜都;刘生纬;马小明;张迪;张家玮;;某框架结构加固改造与加层抗震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2015年09期
2 刘运林;储德华;刘建军;种迅;;钢筋混凝土梁开裂荷载计算公式比较研究[J];建筑结构;2015年06期
3 高鹏;陈道政;叶献国;;某教学楼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层加固设计[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3期
4 王墩;赵海琼;吕西林;;建筑结构拟静力试验方法的加载制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5 卢怡思;张耀庭;徐茂华;;拟静力试验柱的数值建模分析[J];建筑结构;2013年S1期
6 鲍海震;周新刚;庄晓亭;;低周反复荷载下无机锚固料后锚固压弯构件试验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3期
7 陈适才;闫维明;李振宝;王文明;高杰;;大型预制混凝土梁柱叠合板中节点整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8 杨晓东;魏强;李俊峰;;某高层办公楼增层改造设计[J];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9 张敬书;金德保;付宝明;汪朝成;;汶川地震后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1期
10 李楠;张季超;楚先锋;刘波;;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倪国葳;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构件修复加固试验及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4年
2 代筠杰;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健;新老混凝土粘结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俊深;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2 刘杨;开角缝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动力试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张宇;新增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邢强;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海成;砼面板堆石坝止水失效对坝后渗流场影响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马磊;碳纤维布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层中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曹鹏;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其ABAQUS子程序开发[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白桂南;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及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二花;植筋法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陈春雷;框架植筋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0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1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