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7度设防RC结构震害快速预测模型及系统

发布时间:2020-04-06 23:38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研究的投入力度,在各类研究成果与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不断推陈出新,新建建筑物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但是,依据旧版本规范建造的老旧建筑物在地震中发生严重损坏的比率较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占比也相对较重。因此,对此类建筑物实施加固改造措施的意义十分重大,如何准确识别出此类抗震能力较差的建筑物则是首要工作。我国目前建筑物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大致分为经验总结法和直接统计法两类,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方法分为经验统计法、理论计算法、半经验半理论法及其他方法等。这些方法大多都需要足量基础数据的支撑,且费时费力,都不能适用于大面积区域建筑物震害预测的普查工作。为此,本文将计算机领域的神经网络交叉应用,以7度设防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少量震害影响因子即可对建筑物快速而准确地做出震害预测。该方法快速有效,可以迅速对大面积区域建筑物进行初步震害普查,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40栋框架结构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将建筑物层数、层高、楼高、柱面积率等12个易获取且关联度较高的关键数据作为震害影响因子,充分利用了MATLAB可视性良好的建模特性及LM算法能够快速拟合的显著优势,训练了一个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震害预测模型。采用多组数据测试,对单次模拟结果数据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多次随机选取数据样本建立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也证明了使用少量震害影响因子即可进行震害预测工作的可行性,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扩充框架结构数据库的数据样本,并按照住宅类与非住宅类将它们分类,基于快速预测的目的并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对比研究后舍弃“墙面积率”这一震害影响因子。使用同样的方法利用11项震害影响因子分别建立住宅类与非住宅类的震害预测模型,对建模过程中误差变化曲线、训练数据回归曲线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算例的实际模拟及结果比对验证了这两个模型是可以对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做出准确判断的、(3)分析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各个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应的11项数据作为震害影响因子进行神经网络震害预测模型的建模工作。分析该模型的建模过程及模型结果,并通过两个算例的计算,证明了该模型可以达到预期效果。(4)使用MATLAB软件中的GUI功能,创建图形用户界面,将本文所建立的住宅类框架结构、非住宅类框架结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共三个结构类型的震害预测模型嵌入进可视化的小程序内。该小程序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在输入部分输入建筑物的震害影响因子数据,选择结构类型后经过程序计算,即可获得该建筑物在各地震烈度下的模拟震害指数及模拟震害程度。
【图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灾减灾


图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中等破坏 图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毁坏往事已矣,来者犹可追。自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回顾发生的惨痛教训,我开始大力增加对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将每年的月 12 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旨在增强全民防灾意识,提高减灾能力。目前,如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各项损失,既是国家建设韧性城乡的需要,亦是每个从事地震工程等相关防灾减灾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灾减灾


图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中等破坏 图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毁坏往事已矣,,来者犹可追。自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回顾发生的惨痛教训,我开始大力增加对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将每年的月 12 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旨在增强全民防灾意识,提高减灾能力。目前,如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各项损失,既是国家建设韧性城乡的需要,亦是每个从事地震工程等相关防灾减灾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75;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峰;周强;宋固全;孙柏涛;;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评述[J];自然灾害学报;2016年06期

2 郭小东;王志涛;段春辉;;村镇木构建筑震害预测方法[J];建筑科学;2011年S2期

3 刘本玉,苏经宇,江见鲸;震害预测方法及其相关程序[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3期

4 蒋玉谦;;东北地区地震烈度工作十年[J];东北地震研究;1987年02期

5 王克鲁;盛学斌;刘慧敏;;唐山大地震时房屋破坏及其启示[J];华北地震科学;1987年S1期

6 堀康次郎;王文基;刘立泉;;考虑联接机构的地下管道震害预测[J];世界地震工程;1987年04期

7 黄崇福,徐祥文;震害预测的模糊贴近类比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年03期

8 王家鼎;模糊数学在西北地区场地震害预测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88年01期

9 张金泽;金国梁;;震害预测方法的讨论[J];工程抗震;1988年01期

10 李树林;;老旧民房震害预测的简便方法[J];工程抗震;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庆寰;赵希俊;陈棋福;何武学;李娟;洪少峰;;北京市区县震害预测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郭明珠;王静;姚保华;;震害预测概论[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玉成;杨雅玲;王治山;李大华;杨柳;;震害预测专家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4 苏刚;易学发;王锋;;震害预测中的场地因素调正[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邓民宪;;架空管道震害预测实用方法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蔡晋安;;闽南示范区震害预测及对策研究项目特色之思考[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罗奇峰;;底层框架与内框架结构震害预测的一种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8 金学申;张春玲;;依据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性震害预测[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姜庆寰;洪少峰;何武学;郑燕滨;杨海艳;;北京市震害预测新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李兰;王峻;;兰州震陷性黄土的地震工程特性与震害预测[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袁晓婕;我市震害预测项目通过验收[N];南通日报;2009年

2 李利军;《平凉市震害预测》科技成果接受鉴定[N];平凉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探索中前行[N];科技日报;2015年

4 记者 赵国清 通讯员 伞瑞;沈北成为辽宁首个地震安全示范区[N];沈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吉夫;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李闽峰;震害预测快速服务平台的模型与方法及一些相关理论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梁海安;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4 李吉;基于构件破坏概率的地铁车站震害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5 程旭东;大型储罐的抗震可靠性分析及其震害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陈洪富;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静涵;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7度设防RC结构震害快速预测模型及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年

2 庞国杰;城市群体框架结构震害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3 李少伟;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4 张博;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震害预测简化方法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5 袁丹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时变特性的震害预测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6 陈鲲;基于C/S模式的震害预测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钟德理;基于GIS的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刘柳;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对策研究与震害预测评价[D];广州大学;2011年

9 牛燕利;基于GIS的供水管网动态震害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10 张利华;桥梁结构震害预测方法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7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17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