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重塑黄土的增湿变形水力特性及渐近状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18:13
【摘要】:实际工程中,因外在因素改变而引发土体失稳的工程问题屡见不鲜,其中降雨积水入渗和排水条件改变是两种常见的工况。降雨积水入渗会引起土体湿度变化,排水条件(排水、不排水和部分排水)的不同会使土体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两者都可能引发工程问题。因此,对积水入渗条件下增湿变形水力特性及不同排水条件下渐近状态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为此,本文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瞬态土柱渗透仪进行土柱积水入渗试验,采用三联固结仪及渗透仪分别进行常规压缩、渗透试验,以及采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不同排水(吸水)条件下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干密度、竖向压力对非饱和重塑黄土压缩增湿变形、持水特性及渗水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排水条件对饱和重塑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所述:侧限条件下,对相同制样含水率、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试样,在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了土柱积水入渗试验,同时对不同含水率、干密度试样进行了常规压缩试验以及对不同干密度饱和试样进行了渗透试验,分析了干密度、含水率及试验方法对压缩特性指标及增湿变形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土柱压缩试验测定出土的压缩指数比常规压缩试验的小,但试验方法对弹性指数屈服压力的影响很小;分析了试验方法对饱和渗水系数影响,揭不干密度、竖向压力对以含水率与吸力关系、饱和度与吸力关系表示的持持水曲线和以渗水系数与饱和度及吸力关系的渗水曲线影响较大,而其对饱和度与吸力比关系、含水率比与吸力关系,相对渗水系数与饱和度及吸力关系影响很小,可近似归 ;进而构建了考虑干密度、竖向压力影响的同—增湿持水修正VG模型及渗水模。用控制不同应变增量比的方式模拟不同排水条件,对不同干密度饱和重塑黄土试样在不同围压、应变增量比下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干密度、围压及应变增量比对饱和重塑黄土应力成变特性、有效成力路径及渐近状态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干密度及围压一定时,随着应变增量比的增大,应力应曲线上移,线型由强软化型转变为强硬化型,孔压曲线与之相反;两者共同导致了不同变增量比下,完全不同于常规固结排水及不排水剪切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偏成力与净平均应力平面上渐近状态线的斜率随应变增量比的增大而减小,孔隙比与净平均应力平面上的渐近状态线。征成变增量比为正时(部分吸水),与临界状态线基本重合,在应变增量比为负时(部分吸水),随应变增量比减小而逐渐平行下移。最后得到了考虑饱和重塑黄土粘结应力的终值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其可用针对砂土提出的渐近状态方程描述,试验点与公式线拟合较好。
【图文】:

土柱,渗透仪,瞬态,一维


图 2-2 一维土柱瞬态渗透仪 图 2-3 土柱筒2 Transient permeameter of one-dimensional soil column Fig.2-3 Soil column(1)土柱筒,如图 2-3 所示,该筒为圆柱状,为有机玻璃材质。土柱筒尺寸为外径m,内径 100mm,即土柱筒厚度为 20mm,该厚度参考了已有研究[57,58],在施加竖载后其侧向变形小于 0.02%,可忽略不计。土柱筒可分为四节,从下至上各节高度分 30、25、25、20cm,各节之间用法兰连接(内六角螺丝),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土柱度。本次试验选取两节土柱筒,高为 550mm,下部段高为 300mm,上部段高 250mm。(2)加载装置,见图 2-4,垂直加载装置由气动作动器、荷重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成。由气源为加载装置提供压力,通过施加气压控制作动器上下移动。气动作动器行距 50mm,即加压杆的最大伸长距离为 50mm;荷重传感器最大量程为 5kN,精度为位移传感器的最大量程为 50mm,精度为 0.1mm。(3)供水装置,恒定水头供给系统由 2 个底部尺寸 50×50mm,高度 300mm 的马氏及 2 个称量 5kg,感量 0.01g 天平组成,见图 2-5 所示。(4)采集传感器,采集传感器包括水分传感器与吸力传感器,分别见图 2-6、2-7。含水率的测量由 2 个 MP406-B 型水分传感器,量程 0-100%,精度 1%,安装的穿孔

土柱,圆柱状,有机玻璃,材质


图 2-2 一维土柱瞬态渗透仪 图 2-3 土柱筒2 Transient permeameter of one-dimensional soil column Fig.2-3 Soil column(1)土柱筒,如图 2-3 所示,该筒为圆柱状,为有机玻璃材质。土柱筒尺寸为外径m,内径 100mm,即土柱筒厚度为 20mm,该厚度参考了已有研究[57,58],在施加竖载后其侧向变形小于 0.02%,可忽略不计。土柱筒可分为四节,从下至上各节高度分 30、25、25、20cm,各节之间用法兰连接(内六角螺丝),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土柱度。本次试验选取两节土柱筒,高为 550mm,下部段高为 300mm,上部段高 250mm。(2)加载装置,见图 2-4,,垂直加载装置由气动作动器、荷重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成。由气源为加载装置提供压力,通过施加气压控制作动器上下移动。气动作动器行距 50mm,即加压杆的最大伸长距离为 50mm;荷重传感器最大量程为 5kN,精度为位移传感器的最大量程为 50mm,精度为 0.1mm。(3)供水装置,恒定水头供给系统由 2 个底部尺寸 50×50mm,高度 300mm 的马氏及 2 个称量 5kg,感量 0.01g 天平组成,见图 2-5 所示。(4)采集传感器,采集传感器包括水分传感器与吸力传感器,分别见图 2-6、2-7。含水率的测量由 2 个 MP406-B 型水分传感器,量程 0-100%,精度 1%,安装的穿孔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冬季菇棚补水增湿的技术方法[J];北方园艺;2011年05期

2 鲁洁;王铁行;;膨胀土增湿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卫晓英,孟宪(日彐冖又);浅析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4 王建平;;释放木材内应力的新方法[J];国际科技交流;1988年07期

5 杨曼;黄华芳;张兆奇;王健;;石家庄裕西公园绿地春季增湿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02期

6 卢俊;袁纳新;王怡丹;孙万里;王玉;;增湿处理对粉状酚醛树脂木质复合材料热压效果的影响[J];林产工业;2016年08期

7 陈士峰;张伯龙;;增湿管道变形后快速修复[J];中国水泥;2014年04期

8 刘建吾;;黄河堤防粉土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12期

9 王婧;陈晓红;王学军;;燃料电池增湿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有机氟工业;2013年02期

10 付国;;增湿系统处理能力下降原因及对策[J];贵州化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强;李斌;闫亚明;罗登山;;增温增湿过程中烟叶吸湿速率变化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吕群;杨国昌;;呼和浩特发电厂6号电除尘器简易增湿实验[A];第九届全国电除尘、第一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黄锋;陈清;王乐;窦家宇;王苏红;李斌;;片烟增湿与干燥的薄层模型及动力学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1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4 薛伟朋;郭飞;丁丽瑗;程友良;;双环形喷雾增湿系统对空冷单元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A];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及新能源技术——2012动力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振;邢义川;;侧限条件下膨胀土增湿变形特性及计算模式[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钱启福;颜玉强;李晓培;邓瑞君;;SIROX增温增湿应用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吕群;余立伟;杨平健;;烟气喷雾增湿调质/简易增湿脱硫系统操作运行与故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黄锋;陈清;王乐;窦家宇;王苏红;李斌;;片烟增湿与干燥的薄层模型及动力学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入选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9 周震涛;邓柳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自增湿膜电极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广信;司韦;张其光;;非饱和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冀亚琼 李闯 甘露;窑尾废气管道增湿系统的改进[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郭殿为;冬季干燥不容忽视 居室增湿办法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胡小军 姜杰军;旋窑尾气管道增湿技术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大理市气象局 朱以维;雨后增湿气温升 严防豆麦病流行[N];云南科技报;2004年

5 河南 王素军;一种可增湿的电子取暖器原理与维修[N];电子报;2010年

6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局 杨会英;农村沼气冬季增湿措施试验[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范克民 王双进;箱外遮荫内增湿 适时取蜜防敌害[N];湖南科技报;2010年

8 沈永平;塔里木河生态环境退化 出现气候变暖增湿趋势[N];黄河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元玉 矫晓虹 勇庆威;自主创新 做行业“小巨人”[N];威海日报;2013年

10 黄桂华;夏季如何养护兰花[N];北京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琳;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复合增湿特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梁华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吕维忠;新型空冷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茹洁;自增湿超薄型及自组装型PEM的低湿性能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子龙;重塑黄土的增湿变形水力特性及渐近状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兰万刚;基于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的脱硫灰预混增湿特性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鲁洁;膨胀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继文;水敏性黄土增湿的应力等效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孙明星;氯盐渍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周飞飞;湿陷性黄土的增湿结构性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谢强伟;集流板自增湿燃料电池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司韦;非饱和土的增湿试验及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齐国杰;燃煤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文博;侧限及三轴应力条件下增湿时黄土的变形土水特征及渗水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9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29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