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天然三维不规则岩石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应力及尺寸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9:17
【摘要】:大量实际工程表明,岩体破坏主要是由于岩体结构面破坏引起的。岩体结构面剪切特性,尤其是结构面抗剪强度应力效应和尺寸效应对于岩体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三维不规则结构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天然三维不规则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应力效应和尺寸效应研究。本文结合三维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作与原岩结构面一致的结构面面板,利用自制的一体化模具制作了46组结构面模型试样,通过多功能岩土体接触破损测试系统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结构面粗糙度以及尺寸对结构面峰值及残余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MetraSCAN?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原岩获取其表面形态,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结构面面板,结合自行研制的一体化模具制得3种不同尺寸以及粗糙度的结构面模型试样。2.通过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结构面破坏模式试验可知,结构面在低法向应力下主要发生爬坡和爬坡啃断破坏,在中高法向应力下主要以啃断以及完全啃断破坏为主。3.通过对3种不同粗糙度结构面在全应力范围内开展直剪试验可知,同一粗糙度的结构面,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结构面峰值和残余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大;在低法向应力范围内,结构面在同一法向应力作用下其峰值和残余抗剪强度随着JRC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在高法向应力范围内无明显规律;结构面峰值剪切位移均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4.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结合Photoshop软件处理,获得不同法向应力下结构面剪损面积的变化规律,由试验结果可知,结构面的上盘剪损面积总体要小于下盘剪损面积,且剪损面积占比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5.通过对同一粗糙度3种不同尺寸的结构面在3种不同法向应力级别下进行直剪试验可知,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并不明显。
【图文】:

岩体结构面,山体滑坡


图 1.1 天然岩体结构面的工程实践表明,岩体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结构面的破坏,结构面的破因素。结构面的破坏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近年致的自然灾害在国内外也是时有发生,例如: 年 7 月 17 日 14 点 45 左右,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突发山体滑坡,塌,现场多处道路被掩埋阻断,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图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此次灾 38 万平方米,大量建筑物不同程度受损,,如图 1.3 所示。2017 年 28,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截至 8 月 31 日 9 时统计已造成 500 余人受灾,27 人死亡,8 人失踪,8 人受伤,250 余间房失 8400 余万元,如图 1.4 所示。

山体滑坡,事件,事件图,深圳


四川茂县山体滑坡事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毅;王姣;张永权;陈凤;吴军杰;;基于多功能起伏结构面制样模具的异性结构面剪切强度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6期

2 王晓晨;李术才;刘人太;郑卓;李夏;;锯齿结构面注浆剪切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3 周志文;;极限平衡法下非贯通结构面岩坡稳定性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17年04期

4 袁广祥;王洪建;黄志全;李建勇;黄向春;万军利;;花岗岩体钻孔中结构面的分布规律——以深圳大亚湾花岗岩体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4期

5 魏龙生;侯克鹏;杜俊;;功效系数法在边坡优势结构面分析中的应用[J];矿冶;2015年06期

6 杨石扣;任旭华;张继勋;;基于有限结构面的三维复杂块体切割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08期

7 袁广祥;张路青;杨志法;;弯曲结构面几何条件的图解方法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技术;2009年01期

8 谭洵;吉锋;裴向军;黄江;;结构面爬坡剪断耦合作用影响因子与影响规律[J];岩土力学;2015年S2期

9 于啸;;基于优势结构面理论区域稳定性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18期

10 郭牡丹;朱浮声;王述红;荣晓洋;;基于结构面特征的优势组划分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龙波;沈明荣;;结构面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庆寿;何思为;;含两组结构面模型的超动态应变测试[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3 沈俊;夏正中;;预锚结构面抗剪性能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张佳川;;节理岩体按结构面性质分区的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李荣强;夏静;;不连续结构面抗剪性能的夹层效应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6 沈明荣;;不规则齿形结构面的力学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成彬芳;周瑞光;;预测岩体强度的结构效应[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8 曹文贵;程晔;;含充填物结构面变形的大变形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小委;陈洪凯;;坠落式危岩主控结构面端部塑性区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10 周剑;张路青;胡瑞林;王学良;;大型结构面产状影响下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智德;云南普宣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开挖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洁;结构面剪切渗流试验及其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3 赵家成;非连续结构面破坏过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冒海军;板岩水理特性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吉锋;顺层边坡硬性结构面强度参数及工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赵宇飞;加锚结构面剪切特性及锚固岩体综合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朱福巍;节理岩体细观损伤模型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小江;岩石结构面力学及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冷彪;基于数码成像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何刘;交通工程边坡在振动力作用下行为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强;岩石结构面剪切全过程的可视化试验方法及试验验证[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2 熊志强;基于Barton曲线结构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年

3 陈超;基于天然三维不规则岩石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应力及尺寸效应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年

4 苑小辉;基于概率统计的节理化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熊贵明;含有结构面干热岩井筒变形破坏规律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6 王张鹏;TBM隧洞围岩结构面测量方法与关键块体分析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年

7 雷娇;结构面剪切-渗流耦合特性及其充填物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8 宋磊博;基于点云数据结构面的细观形貌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9 张宇;非贯通结构面剪切破坏机制及抗剪强度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声辉;露天边坡爆破地震波在不同倾角结构面处的传播规律[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7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37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