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基电力杆塔热棒桩基的热力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8:22
【摘要】:在多年冻土地基上建造电力输电杆塔,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电力杆塔基础的稳定性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融化层逐年加厚,冻土上限下移。由于电力杆塔基础一般埋深较浅,活动层在寒季冻结时对杆塔基础产生的冻拔力,经过几个或长期冻融循环后,地基土与杆塔基础相互作用,产生冻拔现象,造成输电杆(塔)变形或倾覆,甚至会使基础被拔出而破坏。为准确的计算热棒应用于输电塔桩基础的长期降温效果、桩顶冻拔位移及桩身切向冻胀力(冻结力)的分布规律,本文以青藏高原望昆~不冻泉段电力杆塔热棒桩基础、普通桩基础(无热棒桩基础)的现场试验为背景,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现场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到电力杆塔热棒桩基础、普通桩基础在2004年及2005年的实测温度场和桩基冻拔量。实测数据表明:2005年热棒桩基地温低于2004年的基础地温,不同深度处的平均地温最大降幅为0.77℃;普通桩基础不同深度处的平均地温两年大致相同或略有升高;与普通桩基相比热棒桩基对地温的降低和冷储量的增加效果是明显的,而且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从桩顶位移可以看出,无论热棒桩基础还是普通桩基础,均有冻拔现象,但普通桩基的冻拔现象严重。(2)温度场数值计算,基于冻土传热学相关知识,考虑全球气候变暖、冻土相变、混凝土水化放热、热棒功率变化等因素,结合现场试验,建立热棒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迭代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析50 a内热棒功率和桩土体系温度场。最初两年内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说明数值计算能较好的模拟此场地桩土体系温度的动态变化;在热棒的全寿命周期30 a内,热棒功率呈非连续波浪递减式变化;热棒桩基能有效增加冷储量,降低土体地温,缩短桩周土体回冻时间约34%,第5年桩周土体地温降至最低,融化深度最小,第30年可提高冻土上限48 cm;建议在热棒寿命结束后的第2年更换新的热棒或进行其他工程处理措施保持输电塔基础的热稳定。(3)热力耦合数值计算,考虑冻土的相变、相对含冰率、冻胀率、泊松比等影响因素,建立桩土接触单元,以温度场计算结果为基础,计算了多年冻土地基电力杆塔热棒桩基和普通桩基的桩顶冻拔位移、桩身切向冻胀力(冻结力)大小及分布规律。
【图文】:

工程建筑物,冻土区,破坏形式


(e) (f)图 1.1 冻土区工程建筑物的一些常见破坏形式在寒区工程建设中主要有两大冻土灾害冻胀和融沉,图 1.1 为冻土区工程建筑常见破坏形式[5-6],其中图(a)为某汽车站由于不均匀冻胀、融沉引起的裂缝,图基的冻拔,图(c)为涵洞的冻胀破坏,图(d)为公路路面的冻胀隆起现象,图(e)塘,,图(f)为铁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目前在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区,电力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采用直埋式基础和钻孔础。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多年冻土的上表层在暖季形成一定深度的融化层,寒季冻结时将会对杆塔基础产生冻拔力。经过几个或长期冻融循环后,地基土础的相互作用,产生冻拔现象,造成输电杆(塔)变形甚至倾覆,作用在基础侧冻胀力甚至会使基础被拔出而破坏[12-14],图 1.2 为直埋式杆塔倾斜及拔出状况换填直埋式基础和钻孔灌注桩基础经过开挖后,破坏原有冻土环境和周围植被有地表的热收支平衡。基础回填后不能迅速回冻,地表水和冻土中的未冻水向迁徙,导致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加厚,冻土上限下降,进一步加快了冻土退化[15-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交替影响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冻拔病害越来越严重

直埋式,杆塔,状况,杆塔基础


形式[5-6],其中图(a)为某汽车站由于不均匀冻胀、融沉引起,图(c)为涵洞的冻胀破坏,图(d)为公路路面的冻胀隆起现)为铁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国青藏高原冻土区,电力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采用直埋式基太阳辐射的作用,多年冻土的上表层在暖季形成一定深度的时将会对杆塔基础产生冻拔力。经过几个或长期冻融循环后作用,产生冻拔现象,造成输电杆(塔)变形甚至倾覆,作用至会使基础被拔出而破坏[12-14],图 1.2 为直埋式杆塔倾斜及式基础和钻孔灌注桩基础经过开挖后,破坏原有冻土环境和热收支平衡。基础回填后不能迅速回冻,地表水和冻土中的致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加厚,冻土上限下降,进一步加快了冻年冻土区,冻融交替影响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冻拔病害越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冻土区输电网线的安全运营。从以上我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修技术还需进一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5;TU47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作用[J];门窗;2019年12期

2 邓超荣;;浅谈桩基础的现状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9年07期

3 刘兵;;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年19期

4 郭宁;;浅谈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年43期

5 范志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2期

6 曾新发;;高层建筑工程中长短桩基础的应用与造价[J];四川水泥;2016年11期

7 官兵;;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7年06期

8 田宝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6年12期

9 汪洋;;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年52期

10 朱瑞娟;;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刍议[J];江西建材;201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恩地;;桩基础抗地震土体液化和侧移设计方法[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葛全杰;;桥梁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闻宝联;;沿海地区桩基础腐蚀防护与相关问题探讨[A];CCPA预制混凝土桩2015-2016年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熊建珍;俞翰斌;高芒芒;;墩台桩基础地基刚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5 李世斌;;浅谈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6 刘继力;;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分析[A];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7 刘继力;;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分析[A];2013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许砚荪;杜振宗;丁金彪;陈剑远;;岸壁钢钣桩基础结构物之设计与施工[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郑丽;张明义;;带有桩基础的建筑物的整体平移设计[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10 张庆新;;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分析研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张红;首届全国桩基础材料高峰论坛举行[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温鑫 记者 樊金钢;50个充电桩基础设施竣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资深记者 钟银燕;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N];中国能源报;2016年

4 驻江苏记者 杜小卫;第二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设计施工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N];中国建材报;2013年

5 王春梅;执着追求 走好人生每一步[N];中煤地质报;2015年

6 记者 曾飞 见习记者 方云松;投资金额增加到6.4亿[N];拉萨晚报;2012年

7 胡南;紫缘桥要建设成为优质和廉洁工程[N];常德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娟 通讯员 梁云山;东海岛跨海大桥 昨完成第一根桩基础灌注[N];湛江日报;2009年

9 记者 卢跃 通讯员 李光荣;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夯实“桩基础工程”

本文编号:2639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39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