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0:16
【摘要】:随着能源环境问题日趋成为约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筑采暖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领域之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绿色环保、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建筑采暖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建筑采暖中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多采用埋管式湿式施工,热媒介多以热水或电为主,国内外对其舒适性、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采暖方式。本文基于传统的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点,对采暖系统进行改进和分析,提出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新式采暖结构。介绍了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通过建立陶板辐射传热热阻节点模型,并分析其传热过程;建立板层传热控制方程和地板上、下表面热平衡方程,分析夹层空气和室内空气流动模型及其传热理论模型;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陶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空气槽对陶板表面温度的影响,不同空气槽形状,空气槽距离陶板板面距离;分析装配式陶板地暖施工过程中空气夹层对热流量的影响,以及施工材料的选取对热流量的影响;此外,研究了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槽形状对板层结构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空气槽形状对陶板表面温度分布和流过陶板的热流量较大影响,且方形空气槽的效果最好,其温度在板面的分布范围为28.85℃~29.63℃,流过板面热流量10.47W。2)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的改变会引起板层结构温度场的变化,其数值越小,温度在陶板表面的分布波动越大,相应的会阻碍热量向上传递,引起温度波动的距离临界值约4mm,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大于4mm时,温度波动不明显。3)不同的支架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温度沿板层结构下表面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常见的支架层材料中无机保温砂浆温度曲线最低点的温度最低,约29.42℃。考虑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是空气夹层、支架层材料交错布置,所以建议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作为支架层材料。4)不同保温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基本重合,常见的保温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其影响层度远小于支架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的影响。5)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的房间其室内状态稳定后,室内空气流速范围0~0.21m/s,远小于国家标准给出的推荐值0.3m/s。室内空气温度由地面随着房间高度递减,在地面周围处温度最高,范围约为29℃~30℃;人体中心处温度场数值范围24.05℃~27.06℃,符合热舒适条件中室内空气温度要求;人体头部与脚底之间垂直空气温度差值约1.65℃~2.97℃,符合局部热舒适度中垂直空气温差要求;地面温度值范围25.37℃~27.03℃,符合冷热地板等要求。人体常驻区底部发热电缆间距对供暖室内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对供暖房间垂直高度方向的流速大小没有影响。综上所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形式是比较舒适的。
【图文】:

流程图,流程图,前处理,基本功能


6图 1-1 Fluent 求解流程图Figure 1-1 Fluent solution flow chart件的基本功能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前处理、建立几2 所示。

基本功能,软件,地板


图 1-2 Fluent 软件的基本功能Figure 1-2 Basic functions of the Fluent software1.4 本文研究目的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作为一种新式的采暖结构,有机的结合了装配式施工法、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和陶板,将“装配式建筑”、“陶土板”和“低温地面辐射系统”结合,形成一个集成创新型采暖系统,其“三位一体”的采暖结构丰富了采暖方式的选择。其从前期的“地暖+陶瓷地板”,其优点有效的节约高效,,占用空间小;到后期的“装配式”施工,其优点施工周期短、简便结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从生产到施工的系统;解决其他地暖采暖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维修困难等通病,创新性的提出“地暖+地板+干法施工”三合一的有效方案,使其装修方便简单。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地暖+地板+干法施工”三合一的方案进行节能优化,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本文提出以发热电缆为热媒,使用新型的电陶瓷地板直接与发热部件组合的一种新型陶瓷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与传统的电热供暖相比,该系统将发热元件直接与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孝俊;肖辉全;刘劲竹;;采暖系统中跨越管的规范使用[J];热电技术;2007年01期

2 刘珈利;王志坤;范明杭;;一种家庭采暖系统的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年02期

3 秦昆;许道金;肖成珍;李炫廷;丁玮腾;魏加杰;胡张顺;夏正源;;太阳墙通风采暖系统经济性研究[J];太阳能;2017年09期

4 于鹏;;浅谈分户采暖系统的应用与前景[J];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s1期

5 杜渐;;如何做一个舒适和节能的采暖系统[J];供热制冷;2015年01期

6 于晨;傅明星;王瑜;;家用采暖系统的一种简易升级[J];机械工程师;2015年04期

7 也可亚江;张超英;;如何提升采暖系统管理,优化采暖系统运行[J];化工管理;2014年05期

8 马瑞龙;;如何让家庭采暖系统发挥高效率[J];建筑工人;1993年05期

9 宁方军;;关注细节 提高采暖系统质量[J];现代家电;2012年07期

10 黄胜雄;;塑料管材在采暖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良;;采暖系统氧腐蚀及其对策[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长武;徐衍;;单户控制采暖系统设计探讨[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3 李向东;于晓明;牟冬;;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设计体会[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4 李洋;谢显东;;充分利用科技成果 逐步实施分户采暖系统 推动集中供热健康发展[A];2005年全国供热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万达;;采暖系统潜力分析与应用实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6 牟冬;董重成;;高层建筑自然循环采暖系统设计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7 王晓红;;采暖系统自适应控制运行方案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昶;刘振国;;新型采暖系统的介绍及设计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9 石勇;;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世华;吴建义;;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维洲;兰州运行管理部改造小站采暖系统[N];石油管道报;2010年

2 狄育慧 黄翔;新型的节能型采暖系统[N];中华建筑报;2002年

3 张子臣;环保型供暖系统全面推广[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张世民;凤栖橘洲 一鸣惊人[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特约记者 李明;低温辐射电采暖系统[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特约记者 李明;高科技打造圣合人元[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闻洪;狄诺瓦电热缆采暖系统[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瓦朗斯;法国A.E公司推出新型采暖系统[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闻洪;狄诺瓦电热缆采暖节能环保[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采暖领域的一项技术突破[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东升;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袁磊;河西走廊太阳能和CO_2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欧阳莉;多孔太阳墙的传热与流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建平;太阳能居住建筑采暖系统优化决策及市场化推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于志;多种太阳能新技术在示范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飞;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年

2 张昱舟;天威保变生产余热回收利用及采暖系统改造[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徐奥博;运行策略对太阳能复合采暖系统性能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于耀;基于碳纤维的地铁车辆采暖系统及热舒适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

5 宋凤祥;基于碳纤维的高速列车采暖系统及热环境模拟与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

6 李泉;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采暖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7 吕永楼;某轻型客车采暖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高超;某轻型客车复合式采暖系统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万里;大客车采暖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杨立权;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应用与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0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40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