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钢连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图文】:
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实际震害调查与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连梁首先开裂屈服,形成塑性铰耗能,为结构的第一道防线。当连梁发生破坏时,剪力墙之间的联系变弱,成为两个独立的构件,整体抗侧刚度降低,结构周期变长,输入的地震能量变少,避免主体承重结构的进一步破坏。因此,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异,在我国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实际震害也表明,连梁并非总是先在梁端形成塑性铰,2008 年 8.0 级汶川地震(尹保江 等,2008)、2010 年智利 8.8 级地震(徐培福 等,,2017),以及2011 年东日本 8.9 级地震(中日联合考察团,2012)中,很多连梁出现“X”状裂缝,呈现剪切破坏的形式。剪切破坏与弯曲破坏相比延性低、耗能差,其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能力大为折扣。同时,发生剪切破坏的混凝土构件往往难以修复,造成大量的“站立废墟”。
(a) 传统形式提高配箍率 (b) 交叉暗柱形式减小配箍率图 1- 2 Kwan 等试验体配筋形式(Kwan et al,2002)现行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采纳的交叉斜筋是交叉斜撑的简化形式。1978 年,G.B.Barney(1980)设计了跨高比为 2.5 和 5.0 的试件,对该种简化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2.5 跨高比的试件性能改善更好,且交叉斜撑是否屈曲也会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这种形式的连梁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连梁配箍率都有一定要求,我国规范中有对斜筋的拉筋的构造要求,防止屈曲。1985 年,董志仁等(1985)提出在连梁中间开缝,将连梁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当于提高了连梁的跨高比,这样连梁刚度降低,延性有所提高,但是也降低了联肢剪力墙的整体性,且增加了连梁的施工难度。随后曹征良等(曹征良 等,1991)对这种连梁改进为自控连梁,在梁的两端,沿中线各布置一条水平缝,梁中无通缝,这部分素混凝土为“连接键”,小震下,连梁整体工作,刚度较大,大震下,连接键断裂,连梁分为上下梁部分,以受弯变形为主,可形成四个塑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世聪;蒋欢军;;不同类型连梁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12期
2 周云;房晓俊;王贤鹏;刘柠;;可更换连梁抗震性能研究与应用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年03期
3 许文超;;上下连梁不等高双连梁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材;2016年02期
4 孙维东;李九阳;牛心宇;李康;;新型带防屈曲支撑钢连梁结构体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秦友艳;;提升连梁抗震性能技术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5年15期
6 蔡思远;詹佳明;劳叶华;;高烈度区剪力墙连梁超限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5年15期
7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8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9 蔡计敏;;浅析高层剪力墙连梁的设计方向[J];装备制造;2009年06期
10 周军海;阎奇武;徐翔;;国外钢连梁与剪力墙节点研究[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亮;庞梦德;黄永强;;双阶屈服耗能钢连梁在框筒结构中的应用研究[A];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下)[C];2016年
2 师骁;王彦栋;曲哲;纪晓东;;含摩擦阻尼器钢连梁的往复加载试验[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5年
3 丁永君;李端;;不同跨高比条件下双连梁受力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胡欣;乔清朝;;简议连梁超限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5 焦柯;赵云龙;吴文勇;;多连梁的计算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振齐;陈新孝;曹晶;;地裂缝对双肢剪力墙结构连梁的影响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8 李明;张海洋;王元清;陶伟;单仁亮;陈吉光;;并联不等宽双连梁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影响因素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9 李明;王立国;王元清;陶伟;单仁亮;陈吉光;;并联不等宽双连梁的力学性能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10 李明;王立国;王元清;陶伟;王斌;单仁亮;陈吉光;;并联不等宽双连梁的刚度退化影响因素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增发 许学银;创新创效 与甲方同欢喜[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N];湛江日报;2008年
3 张增发 许学银;中国新兴建设二公司三经理部与甲方同欢共赢[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建勃;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及混合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胡强;钢桁架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3 丁然;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连梁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韩小雷;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剪力墙及其结构控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1年
5 孔子昂;组合连梁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6 王明振;刚度串联式耗能连梁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
7 皮天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胡红松;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及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9 宋安良;新型混合连肢墙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马伯涛;高层建筑结构基于工程问题的被动耗能减振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锋;带弹簧可抬起柱脚的连柱支撑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2 杨凤利;摩擦钢连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年
3 马士俊;活性粉末混凝土小跨高比剪力墙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4 李佳敏;可更换钢桁架—屈曲约束钢构件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房晓俊;功能自恢复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6 刘柠;双阶屈服耗能不锈钢连梁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7 李海超;跨高比对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8 张星晨;预制混凝土叠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与改进设计[D];长安大学;2018年
9 蔡晓博;带可更换钢连梁的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10 杨健;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4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