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22:58
【摘要】:以钒钛铁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XRD、XRF、SEM等技术手段,从钒钛铁尾矿特性角度提出尾矿制备尾矿微粉的机械力化学活化机理;系统全面地研究出尾矿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实现尾矿微粉脱离实验室阶段达到工程应用水平。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机械力活化方式制得尾矿微粉,分析了尾矿微粉的粒度分布、均匀程度及形貌等特性,探究了其矿物特性与活性的规律;其次,将钒钛铁尾矿与矿渣粉、粉煤灰进行活性对比研究,并分析了钒钛铁尾矿微粉胶凝材料水化机理,从水化过程、水化产物、水化速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钒钛铁尾矿胶凝材料制备出了耐久性与工作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C30预拌混凝土。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钒钛铁尾矿的特性分析表明,其矿物组成以铁角闪石、透辉石为主,次要矿物组分为斜长石、绿泥石、云母、钛铁矿,硅铝含量较低。机械力活化40min的钒钛铁尾矿微粉(比表面积为400m~2/kg)制备的胶凝材料效果最佳;同条件下掺入尾矿微粉的胶砂流动度相比掺入矿粉后的没有变化,但比掺入粉煤灰的流动性要好;钒钛铁尾矿微粉在胶凝材料中的用量不宜超过30%,单掺尾矿微粉会大幅降低胶砂块的力学性能,复掺时会降低胶砂块工作性能。通过XRD、SEM、水化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发现,尾矿-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体系中增加尾矿的掺量,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降低;28d龄期内尾矿-水泥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化产物钙钒石和C-S-H凝胶的量在增加,Ca(OH)_2的含量在降低,而体系内依然有石英和透辉石矿物残留。由此说明少量硅铝质矿物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被活化,在胶凝材料体系中能起到二次水化反应,尾矿粉在体系内还起到优化颗粒级配和填充密实的作用。用钒钛铁尾矿微粉制备的混凝土,整体性能良好。最大尾矿微粉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6%时,C30尾矿微粉预拌混凝土的3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13.4MPa和40.3MPa,且工作性能良好。尾矿的掺入大大提高了抗冻融循环能力,抗冻融循环次数为125次,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5次;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仅提高了0.0084%。
【图文】:

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

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尾矿颗粒形貌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云芬;刘锦涛;赵思儒;彭小东;;铁尾矿粉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年05期

2 姜楠;;化学激发对铁尾矿胶凝特性及环保的影响[J];陕西水利;2019年09期

3 郭腾;麻建锁;强亚林;陈硕;;铁尾矿资源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8年04期

4 蒋京航;叶国华;胡艺博;张世民;;铁尾矿再选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矿冶;2018年01期

5 陈彦昊;;针对利用铁尾矿制备水泥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居舍;2017年27期

6 石光;;制备铁尾矿复合微粉的立磨粉磨系统[J];中国水泥;2018年10期

7 程兴旺;;铁尾矿粉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分析[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年05期

8 王其宏;章晓林;李康康;武鲁庆;曹世明;;攀枝花某选铁尾矿钛回收工艺[J];过程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9 许晗;徐彪;陈煊年;;南芬铁尾矿回收石英试验研究[J];矿业工程;2017年05期

10 宋少民;冯永存;;铁尾矿微粉矿物掺合料技术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金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铁尾矿粉》标准推动资源化利用[A];第七届尾矿与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暨招远市循环经济项目招商对接会论文集[C];2016年

2 刘恋;郝梓国;张金青;;中国铁尾矿特征及其综合利用[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伟;;白马矿选铁尾矿回收钛铁矿研究[A];第二十三届辽鲁冀晋粤川京七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4 吴辉;倪文;王爽;伏程红;王长龙;汤畅;;水力旋流分级铁尾矿对高强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于克旭;戴兴宇;;铁尾矿干堆技术的应用[A];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洪彬;;白马选铁尾矿中钛铁矿的回收[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金娜;张玲;;铁尾矿的加入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8 封孝信;康志红;白瑞英;;铁尾矿砂石的基本性质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邓景明;唐怀志;施海斌;;铜铁尾矿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探讨[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邓景明;唐怀志;施海斌;;低硅铜铁尾矿添加植物纤维制备轻质砌块的技术研究[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奕君;从铁尾矿中回收共伴生钼取得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驻天津记者 郭关朝 通讯员 岳秀峰;天津利用铁尾矿生产商品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仇金辉;标准推进绿色铁矿山建设[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4 马爱萍 王永生 唐庆华;利用铁尾矿生产混凝土多孔砖的试验研究[N];中国建材报;2014年

5 本报通讯员 王锦慧 赵英丽 记者 周迎久;由黑转绿 变粗为精[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江剑良;开创资源综合利用新天地[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朱恢军 通讯员 黄家瑞;柞水以项目建设筑牢增长支撑[N];商洛日报;2016年

8 记者 谢玉先 周军;攀钢白马选钛项目开工[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朱恢军;项目建设增强柞水发展后劲[N];商洛日报;2015年

10 张珊 朱恢军;柞水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群[N];商洛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丰;铁尾矿多孔陶瓷/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朴春爱;铁尾矿粉的活化工艺和机理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3 吕昊子;大红山铁尾矿中微细粒云母资源的高效分选及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4 于洪浩;鞍山高硅铁尾矿的增值化利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陈禄政;废铁尾矿渣高效连续离心分离铁回收处理工艺与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永亮;鄂西低硅铁尾矿烧结制砖及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薛建华;铁尾矿砂在土木工程建造领域中的再生利用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洁;铁尾矿复合陶瓷的制备及远红外发射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范敦城;齐大山铁尾矿预富集—深度还原提铁及尾渣综合利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10 宋凤敏;陕西典型铁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迁移及其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小东;铁尾矿合成Fe-SBA-15介孔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陈飞旭;铁尾矿/粉煤灰/EPS颗粒/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王广文;铁尾矿制备烧结砖的物相转化及重金属的固化机理[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4 蔡海立;CaCl_2氯化焙烧铁尾矿分离回收重金属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5 吝晓然;钒钛铁尾矿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预拌混凝土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6 李霖;山西尖山铁尾矿库坝复垦地植被-土壤耦合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7 刘旭锋;铁尾矿多孔陶瓷的泡沫注凝—碳热还原制备工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杨鹏博;铁尾矿活化工艺及其制备建筑用砖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9 于欣;铁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析晶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

10 杨鑫;建筑废料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655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55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