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白家庄采煤区地质灾害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04:03
【摘要】:我国的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多数开采的规模大、强度高。资源的开采虽然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取山西省太原市白家庄采煤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并研究,进而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公园以白家庄矿为中点,因此对白家庄采煤区内不良地质现象和不稳定斜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白家庄采煤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不稳定斜坡、煤矸石堆场、道路弃渣和泥石流隐患。由于不稳定斜坡产生滑塌产生的松散堆积物会成为泥石流的物源,从而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规模加剧。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4处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分别计算了稳定性系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在调查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内整体地质灾害状况分类归纳,了解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治理相关灾害的可行方案。由此指导后来提出的治理建议。又在收集分析了地层岩性、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软件的sigma模块和slope模块对4处不稳定斜坡建模并求解,进行了自然和降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析。进而绘制出不同情况下的总应力等值线图、最大剪应力等值线图和最大剪应变等值线图,根据应力应变分析得到在降雨条件下易发生破坏的部位,得到在自然下和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最后采用slope模块对BP1和BP2计算了稳定系数。其中BP1的稳定系数在自然条件下为1.074,降雨条件下为0.980;BP2的稳定系数在自然条件下为0.956,降雨条件下为0.873。采用圆弧滑动法岩土混合型边坡进行计算,其中BP3的稳定系数在自然条件下为1.490,降雨条件下为1.280;BP4的稳定系数在自然条件下为1.220,降雨条件下为1.030。最终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结论。
【图文】:

太白,主要渠道,内沟,支沟


-7-图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市区相通,7 路公交车途经研究区,矿区自备佳公路(省道 104)从西部绕过。矿区有太白太白支线是该区域煤炭外运的主要渠道。太原究区约 10 km。市郊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汇通非常便利,方便快捷。区内沟谷纵横,村庄易道路,路面狭窄,仅满足小型机动车单行需。研究区位于汾河水系三级支沟——官地沟白

相对位置,高差


图 2-2 研究区相对位置图形地貌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的中部,,属于太原市西山境内,地山区域的海拔在 800~1 600 m 之间,研究区内的地势整,东南的沟口比较低,该区域内的最高点 1 180 m,最低对高差大约 170 m。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受到地质构造、新构造面作用,因此在山区内部的山峰连绵起伏,表现成沟谷的也比较延绵平缓,因此像对高差比较小。然而在沟口的对于沟头来看,相对高差更大,表现为切割强烈。研究上的黄土覆盖比较厚,而在坡面上受到流水的侵蚀比较达到 40~60 m。研究区内裸露的岩石分布于高处的山脊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3;TD8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闫金凯;;地质灾害术语标准国内外现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年06期

2 徐晖;朱岩华;周华;;关于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丽水市“大搬快治”牢筑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J];浙江国土资源;2018年12期

3 李鹏;;浅谈地质灾害的防范及治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8年06期

4 史双娟;;余姚市 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专项行动全面完成[J];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02期

5 ;新疆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J];新疆地质;2019年01期

6 周静静;赵法锁;李辉;张晓敏;祝艳波;;陕西省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灾害学;2019年02期

7 王恒希;王燕;李利平;;以丽水市为例探究地质灾害与地震的关联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12期

8 卢汇;;广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要点及难点的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年02期

9 ;新疆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J];新疆地质;2019年02期

10 苗晓军;;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益波;许建平;王文典;潘婧茹;赵伍杰;王珊珊;;余姚地区地质灾害致灾雨量阈值初探[A];第二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李玉峰;;气象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3 王宁涛;彭轲;连志鹏;霍志涛;;清江流域利川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伍人高;温学松;;新时期下做好赣州山洪地质灾害的一些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5 ;2016年汛期地质灾害的降水特征分析及个例试验[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理论与应用技术论文集[C];2017年

6 黄建军;;在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先微;;秦巴山区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崔爱平;;镇安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万)空间数据库的建立[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滕宏泉;范立民;向茂西;贺卫中;何意平;;黄土沟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降雨临界值分析——延安市2013年7月份强降雨诱发大面积地质灾害为例[A];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C];2013年

10 许超美;;陕西省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状况及几点认识[A];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邓柱;连续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N];池州日报;2018年

2 通讯员 钱雪梅;全区20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搬迁16户[N];池州日报;2018年

3 张新涛;万年 三方共同出资方式防治地质灾害[N];上饶日报;2019年

4 科源文;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N];中国矿业报;2020年

5 记者 孙安然;我国去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948起[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

6 记者 贾欣欣;加强地质灾害防控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图们江报;2020年

7 记者 施薇 通讯员 翁文静;群众须防范地质灾害[N];闽西日报;2019年

8 记者 林铭珊;加强巡查排查 严防地质灾害[N];泉州晚报;2019年

9 尹天才;牟定县强化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N];楚雄日报(汉);2019年

10 记者 孙安然;1月全国成功预报3起地质灾害[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存杰;陕京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白相东;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3 谢正团;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D];兰州大学;2019年

4 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5 谢久兵;基于MAPGIS的广州市主要陆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张春山;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7 郑苗苗;黄土高原陕甘宁地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与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7年

8 汪宙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少达;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超飞;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赵伟康;河北保定—阜平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吕建中;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郑满城;荣乌高速保定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沈佳广;时序InSAR监测黑方台地区典型地质灾害形变及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李祥;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7 田银川;综合物探在地质灾害探查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8 吴宏扬;基于PostgreSQL和ArcEngine城镇地质灾害管理与应急响应系统研发[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9 李明全;宣汉县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10 王潇;汶川县“5.12”震后近十年地质灾害空间变化及易发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4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64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