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景观三元论的沈阳市滨水游憩空间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7:06
【摘要】:随着十八大以来全国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各大城市内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净化心灵的重要场所。作为沈阳市滨水游憩空间的代表性区域,浑河核心段及蒲河沈北段均吸引了大量的市民。但随着时间推移,空间设施陈旧、景观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出现,现有的空间已无法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需求。因此,对沈阳市现有的滨水游憩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建设市民满意、生态优异的适宜性滨水游憩空间,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沈阳浑河核心段及蒲河沈北段为研究对象,根据空间及驳岸类型筛选出37个样本空间(浑河核心段25个,蒲河沈北段12个),并对样本空间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及评价分析,主要过程及结论如下:(1)以刘滨谊教授提出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为理论依据,提出滨水游憩空间的属性三元分别是景观性、生态性及功能性。以滨水游憩空间的综合性为目标层,景观性、生态性及功能性为准则层,通过专家咨询及使用者访谈,筛选出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HP法及专家赋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对滨水游憩空间综合性的影响,生态性(0.3841)功能性(0.3266)景观性(0.2894)。(2)通过实地调研过程中对游人与水体位置关系的观察研究,将滨水游憩空间分为亲水空间、近水空间、邻水空间及隔水空间4种空间类型。通过塞式盘法原位测定水体透明度、使用者访谈等方式收集样本空间的生态性及功能性指标数据,照片评价法收集景观性指标数据,并以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性为x轴、生态性为y轴、功能性为z轴,建立矩阵评价法对样本空间进行评价,得到沈阳市滨水游憩空间的平均评价结果为:景观性可接受(x值为3.53)、生态性可接受(y值为4.21)、功能性不可接受(z值为3.26)。其中浑河核心段平均评价结果为:景观性可接受(x值为3.53)、生态性可接受(y值为4.29)、功能性不可接受(z值为3.27);蒲河沈北段平均评价结果为:景观性可接受(x值为3.52)、生态性可接受(y值为4.05)、功能性不可接受(z值为3.22)。针对矩阵评价中发现的现有空间中的问题,提出提升卫生环境管理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局部开设透景线、提升植物景观质量的空间优化建议。(3)分别通过AHP综合评价法及SBE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AHP综合评价法得到沈阳滨水游憩空间样本的最大Y_(AHP)值为4.203,最小Y_(AHP)值为2.885。Y_(AHP)值在4-5之间的优秀样本有10个,占样本总数的27%;Y_(AHP)值在3-4之间的样本有25个,占样本总数的67.5%,Y_(AHP)值小于3的样本有2个,占样本总数的5.5%。反映了现有沈阳滨水游憩空间的综合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SBE评价法得到沈阳滨水游憩空间的Y_(SBE)最大值为0.79,最小值为-0.94,其中正值22个,占样本总数的60%,负值15个,占样本总数的40%。说明在以视觉为主导的美景度评价中,沈阳滨水游憩空间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对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优秀样本空间6个,共4种空间类型,分别为具有较强设计感的折线型空间、邻水开敞草坪空间、邻水建筑空间及木栈道收边的邻水广场空间。(4)将AHP综合评价法及SBE评价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Y_(SBE)为因变量,以AHP评价法中具体指标为自变量,建立Y_(SBE)与评价指标间的回归方程,得到:Y_(SBE)=-3.297+12.044C14+2.054C6+2.071C12+0.961C13+5.477C4说明公众对滨水游憩空间进行视觉评价时,具有影响力的因子依次为空间多样性C14、驳岸创意性C4、水体透明度C6、舒适性C12及安全性C13。对今后滨水游憩空间的建设及改造,应注重空间多样性的设计,以满足公众的心理诉求。
【图文】:

蒲河,浑河,研究范围,图片


图 1-1 浑河及蒲河研究范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Fig.1-1 Research scope of Hunhe River and Puhe river(2)蒲河沈北段蒲河为沈阳第四大河流,发源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想儿山,全长 205km,,流域面积2496km2(孙惠森,2011),其中沈北新区(蒲河新城)境内段全长 33.2km,流域面积

水上乐园,蒲河,图片,景观


图 1-2 天睿达水上乐园及蒲河主体景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Fig.1-2 Tianruida water paradise and main landscape of Puhe river4 研究内容(1)以刘滨谊教授提出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为理论依据,分别以滨水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涵尧;;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分析[J];艺术教育;2018年15期

2 吴峻;王菲菲;;荆州古城公共游憩空间优化刍议[J];重庆建筑;2016年11期

3 杨艳;史广;;青岛市户外公共游憩空间的可达性分析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年03期

4 于长明;张天尧;;世界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J];规划师;2015年08期

5 方锦;;论城市游憩空间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以郑州市为例[J];艺术品鉴;2016年05期

6 杨佩群;张翠花;吴映玲;;潮州城市游憩空间优化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陈渝;;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类型[J];中国园林;2013年02期

8 戴卓;;轨道交通时代重庆都市游憩空间格局研究[J];市场论坛;2013年06期

9 吴志军;田逢军;;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10 刘雷;储金龙;顾康康;包善驹;;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调查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维波;;浅谈城市游憩空间整合的文化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昕;;城乡融合视角下环滇池游憩空间系统的构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3 周强;赵宁曦;李冬梅;杨威;;公共游憩空间中地方文化对居民场所感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江浦街道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黄嘉颖;王玉玺;;“城市双修”视角下旧城区游憩空间活化路径探索——以河津市清涧旧城区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9年

5 张驰;谢水木;王晓青;;城市儿童游憩空间规划布局研究——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6 薛莹;;城市游憩空间西方演变之历史考察(上古-现代)[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亮;程梦;毕瑜菲;;基于城市游憩空间行为需求的遗址公园规划策略——以武汉市东西湖区马投潭遗址公园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8 杨峥屏;蓝天;;整合开敞空间·构建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珠海城市公共体育用地规划实践[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史淑洁;陈琰;熊超;梁梁;;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南京环城游憩空间发展初探[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C];2017年

10 詹雪;徐煜辉;张凌菲;;使用者行为视角的山地城市湿地游憩空间设计研究——以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鲍淑玲;构建城市安全脉络 拓展市民游憩空间[N];银川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郭泽莉;漂浮空中的多彩游憩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 汤少忠;城市文化游憩空间的重塑与再造[N];中国旅游报;2013年

4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 李文苗;都市滨水文化游憩空间的重塑与再造[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燕;立体绿化弥补中心城区建绿难题[N];解放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赵向南;加快推进山西绿道建设步伐[N];山西日报;2015年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罗芬 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窦瑞;以创新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区提质升级[N];湖南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世胜;大都市区公共游憩空间的建构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红;城市公园游憩活动与其空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莹;基于景观三元论的沈阳市滨水游憩空间调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李一帆;城市游憩空间生产过程、机制及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凌亦欣;厦门岛南部滨海游憩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4 焦冠豪;合肥市商业综合体内部游憩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5 吕梁;基于GIS的福州市滨海游憩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6 方传珊;基于空间公正理念的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测评与优化[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孔钦;金堂县五凤溪古镇游憩空间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8 周天一;成都三圣乡幸福梅林特色乡村旅游景观游憩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9 郭亚楠;开封老城墙游憩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10 索金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边界的表现形式与构建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4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64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