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区淮河滨水景观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23:2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加,市域面积不断地扩大,导致城市水体与绿化面积急剧下降,故引起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的愈加关注和向往。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特殊的媒介,以水为载体,以城市为对象,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来呈现,可为人们创造出新的生活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滨水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中的陆地、水体、建筑等也是城市滨水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滨水景观在经过地域文化、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信息融合之后将会形成其独有的城市景观魅力。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开发、改造建设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也有很多优秀的实践案例。而我国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研究仍处于成长阶段,在此基础上,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特征、城市特性以及本土地域性文化来研究和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滨水景观规划、开发与建设的道路。本论文以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滨水景观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城市文化,从自然、人文、生态、经济等多个角度全面的对其相关概念及.复合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念运用在蚌埠市区淮河滨水区的规划设计中,梳理出生态循环与和谐发展、防洪防涝与景观改造、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等主要问题,提出规划策略及设计方法。研究以蚌埠市区淮河滨水区为实例,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滨水现状、植被系统、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总结出蚌埠市区淮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内在的优势与外在的机遇,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实际案例经验,基于滨水景观生态理念,综合分析蚌埠市地域文化特征,较为科学的定位出“一河、两脉、三环、四区”的规划结构,并提出了有关滨水景观区内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以及防洪防涝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及解决方法,加强蚌埠市区淮河滨水区人、城、河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关系,完成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与应用。
【图文】:
图 2-1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分析Figure 2-1 Analysis of Landscape Composition of Urban Waterfront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域景观观是由城市水体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每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自独特的风貌、尺度、地域、气候、水生态系统、生物等。水体是滨素,也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对象。水体又可以以分为两类:液态水
图 2-2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部分设计图re 2-2 Design of Houtan Wetland Park of Shanghai World图片来源:百度文库分层的形式,以上海后滩区的时间、空间轴将湿验,对场地进行叠加,形成总体的功能布局。态江外水滩地相邻,外滩湿地中的原生态湿地因滨江带可以与其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护等功利用梯田设计形式解决场地高差问题,整体突出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后滩生态湿地系统(图 2-纪中期上海一派生机勃勃的农业种植景象的记忆传承工作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8
【图文】:
图 2-1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分析Figure 2-1 Analysis of Landscape Composition of Urban Waterfront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域景观观是由城市水体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每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自独特的风貌、尺度、地域、气候、水生态系统、生物等。水体是滨素,也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对象。水体又可以以分为两类:液态水
图 2-2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部分设计图re 2-2 Design of Houtan Wetland Park of Shanghai World图片来源:百度文库分层的形式,以上海后滩区的时间、空间轴将湿验,对场地进行叠加,形成总体的功能布局。态江外水滩地相邻,外滩湿地中的原生态湿地因滨江带可以与其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护等功利用梯田设计形式解决场地高差问题,整体突出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后滩生态湿地系统(图 2-纪中期上海一派生机勃勃的农业种植景象的记忆传承工作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霜霜;;《邵阳市滨水景观带》[J];大众文艺;2019年10期
2 秦时s
本文编号:2678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7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