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寒冷地区住宅建筑模块化动态适应性表皮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2:09
【摘要】:建筑表皮作为室内外能量和气候条件的分隔与载体,在建筑的室内环境调节及室外环境资源有效利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寒冷地区住宅建筑传统固定式表皮因缺乏对外界气候的应变能力,很难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和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双重要求。动态适应性表皮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能、安全、建造和美学等多方面需求,通过灵活选择整合多种恰当的主、被动技术与建筑构件模块,使建筑表皮兼具“防护”、“利用”的双重功能。动态适应性表皮能够根据室外气候环境和室内使用者需求动态调节,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气候条件,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者生活工作质量,并促进建筑表皮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与建造。动态适应性建筑表皮研究是可持续建筑研究设计的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论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在节能表皮、动态表皮、围护结构导热性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分析了建筑表皮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及室内环境、气候条件、建筑表皮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以济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寒冷地区的室外气温、光照及风环境特征,总结了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表皮常用做法,并以问卷的形式调研分析了济南市住宅建筑表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住宅建筑的表皮特征,探讨了相关主被动节能技术的应用可行性。总结并逐一分析了动态适应性表皮的设计要求、性能特征与技术要点,提出了住宅建筑动态适应性表皮模块化整合的设计思路,研究构建了动态适应性表皮结构模型框架,详细分析阐述了该模型的整合策略、整合技术及工作原理。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动态适应性表皮进行传热性能分析。通过对传统围护结构和动态适应性表皮的传热热阻对比分析证明动态适应性表皮的热工性能远优于传统围护结构,并且缓冲外界热量的能力也较强。对动态表皮内的热量传递和流体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证明动态适应性表皮模型具有较好的热工性能。
【图文】:

幕墙


图 1.1 Flare Facade 闪光幕墙动态适应性表皮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表皮将综合信息、使用者要求与建筑内部环境信息等做出动态反应。采用人机交互技术、技术、数字化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实现建筑表皮动态化、智能化,是建筑表技术结合的新方向。未来的建筑表皮将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细节和新颖的形态,概念生成、构成、历史文脉的设计思路,转变为更加注意技术、材料和工业化建造的设计思路。从不可调节转变为可调节,从人工控制转变为自适应,从单为多层次,,从少功能转变为多功能,从美观为主导转变为形式与性能相结合[5]适应性表皮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动态适应性表皮的概念

全系统,建筑表皮


re Facade 闪光幕墙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表皮将综合建筑息等做出动态反应。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人工实现建筑表皮动态化、智能化,是建筑表皮设将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细节和新颖的形态,将逐路,转变为更加注意技术、材料和工业化、可可调节,从人工控制转变为自适应,从单层次从美观为主导转变为形式与性能相结合[5],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杰;;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动态适应性表皮设计研究[J];新建筑;2018年05期

2 张送保;张维明;曾前腾;王光新;;基于冗余的动态适应性复杂体系的冗余负效益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牟亮;张维明;修保新;黄金才;;基于滚动时域的C2组织决策层结构动态适应性优化[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罗鹏;梅季魁;;大型体育场馆动态适应性设计框架研究[J];建筑学报;2006年05期

5 张送保;张维明;刘忠;黄金才;;复杂体系的动态适应性结构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1期

6 毛斐巧;齐德昱;;一种动态适应性连接器设计实现关键问题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年01期

7 贾新锋;黄晶;;“拼贴”与中国城市的更新[J];建筑学报;2006年07期

8 张送保;曾前腾;王光新;;基于冗余的复杂体系动态适应性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照作;;试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J];管理观察;2008年07期

10 袁清瑞;李安勇;;产品结构与组织结构动态适应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送保;曾前腾;王光新;;基于冗余的复杂体系动态适应性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玺;企业核心能力动态适应性演化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牟亮;不确定使命环境下C2组织结构动态适应性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刘菲;迁移工作流系统中的动态适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满雯佳;寒冷地区住宅建筑模块化动态适应性表皮理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2 周姚熠;动态适应性建筑表皮理论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江永健;基于插入式模块的容器动态适应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丁旺军;软件分层框架动态适应性研究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5 代红梅;基于ISO9000的通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5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85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