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不同城市化梯度下福州市河岸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2:06

  本文关键词:不同城市化梯度下福州市河岸景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逐水而居,近水而种,河流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化进程中,河岸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因此在城市化梯度上,河岸景观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出现显著的城乡景观差异。目前,对于河岸景观的研究大多数都单一地集中在城市或者乡村,而对于河岸景观沿城市化梯度(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的变化的研究鲜少。同时福州市作为一座历史人文丰富的水城,水与福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本研究在综合考虑福州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密度指标、与城市中心距离、城市交通三环边界以及实地调查的情况下来选取梯度样点,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3个梯度。对选取的样地进行4个方面的调查:对河岸景观拍照,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实地调查各梯度河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并进行归纳、对比;观测河岸景观的温湿度;进行实用功能需求的问卷调查。依据王中华、尹安石等学者的观点,本文从美学、人文、生态、实用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城市化梯度下河岸景观的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对福州不同城市化区域的30处河岸景观的照片进行评价。筛选出对河岸景观美景度贡献较大的几个要素,包括植被层次结构、河道状况、周边建筑、干扰因素、植物生长姿态,并建立模型为Y=-0.346-1.181X1-1-0.442X1-2-0.385X1-3+0.199X2-1+1.058X7-1+0.814X7-2-0.580X9-1-0.317X9-2-0.443X9-3-0.192 X9-4-0.290X13-1 (R2=0.900)评价结果中,美景度值在“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梯度上,整个图形呈V型曲线趋势,乡村河岸景观美景度均值最高,城市核心区次之,城市边缘区最低,其中受城市化影响,乡村也出现美景度较低的景观。(2)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阅,可知各梯度河岸景观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各有特点,并归纳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式,发现各梯度下,河岸景观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缺失较为严重。城市核心区河岸文化保护方式多样,包容性强,但很多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影响中渐渐消失;城市边缘区河岸留存下来的文化少,文脉出现严重断裂;由于受到城市化影响较小,乡村河岸留存下来的物质文化较多,但文化保护形式单一,同时缺乏科学的保护修复措施,物质文化面临着危机。(3)通过对不同城市化区域河岸与对照区(道路)的温湿度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河岸夏季降温增湿效益相对较好,城市边缘区的降温增湿效益不佳,并且已有乡村的河岸开始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夏季降温增湿效益较差。主要原因是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不同梯度河岸的下垫面、植被覆盖率等发生了变化。(4)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化梯度下福州河岸景观的实用功能需求做调查,发现公众对于各梯度下河岸景观的使用目的、使用时段、停留时间,以及对于河岸景观所期望的休闲娱乐活动与设施的需求上也有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有着一定的差异。(5)通过对不同城市化梯度下的河岸景观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后,找出影响河岸景观美学、人文、生态、实用功能等价值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河岸景观的改造提升措施。并提出河岸景观规划的建议,要树立整体观,统筹城乡规划,把握全局,进行资源整合,将福州河岸规划性质定位分为都市休闲型、文化体验型、山地自然观赏型、人文探访型。以打造集服务型、生态型、人文型、景观型相统一的河岸景观为目标,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生态系统稳定,人文气息浓厚,美学价值高的河岸景观。创造宜居、人文、生态的园林城市,传承闽都山水文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化梯度 河岸景观 综合价值 福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1 绪论14-27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15-19
  • 1.2.1 城市化15
  • 1.2.2 城市化与城镇化15
  • 1.2.3 城市化梯度15-17
  • 1.2.4 河岸景观17-19
  • 1.3 理论基础19-20
  • 1.3.1 城市生态学19-20
  • 1.3.2 景观生态学20
  • 1.3.3 园林美学20
  • 1.3.4 人居环境理论20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20-24
  • 1.4.1 城市化梯度研究现状20-21
  • 1.4.2 河岸景观研究现状21-24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24
  • 1.5.1 研究目的24
  • 1.5.2 研究意义24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24-26
  • 1.6.1 研究内容24-25
  • 1.6.2 研究方法25-26
  • 1.7 技术路线26-27
  • 2 研究区概况27-44
  • 2.1 福州市自然地理条件27
  • 2.2 福州市社会经济条件27-28
  • 2.3 研究区的确定及现状调查28-43
  • 2.3.1 研究区的选择依据28-29
  • 2.3.2 研究样点概况29-34
  • 2.3.3 研究区河岸主要资源现状34-43
  • 2.4 本章小结43-44
  • 3 不同城市化梯度下河岸景观的美景度评价研究44-55
  • 3.1 评价方法44
  • 3.2 美景度评价步骤44-48
  • 3.2.1 照片拍摄44
  • 3.2.2 评价照片的选取44
  • 3.2.3 景观评判44-45
  • 3.2.4 分解景观因子45
  • 3.2.5 数据标准化处理45-47
  • 3.2.6 建立评价模型47
  • 3.2.7 河岸景观景观评价模型检验47-48
  • 3.3 评价结果48-53
  • 3.3.1 河岸景观质量影响因子分析48-49
  • 3.3.2 美景度整体概况49-50
  • 3.3.3 公众对不同城市化的河岸景观的偏好分析50-53
  • 3.4 本章小结53-55
  • 4 不同城市化梯度下河岸景观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55-64
  • 4.1 城市核心区河岸文化保护与传承55-58
  • 4.1.1 历史建筑及构筑物的保护与修缮55-56
  • 4.1.2 历史街区的修复56-57
  • 4.1.3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7
  • 4.1.4 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57-58
  • 4.2 城市边缘区河岸文化保护与传承58-59
  • 4.2.1 历史遗址的保护58-59
  • 4.2.2 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59
  • 4.3 乡村河岸文化保护与传承59-61
  • 4.3.1 历史建筑及构筑物的保留59-61
  • 4.3.2 传统生产、生活景观的延续61
  • 4.4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比分析61-63
  • 4.5 本章小结63-64
  • 5 不同城市化梯度下河岸景观的温湿度调节效应研究64-71
  • 5.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64-65
  • 5.2 结果与分析65-70
  • 5.2.1 河岸温湿度与其对照区的对比65-67
  • 5.2.2 城市化对福州河岸温湿度影响的研究67-69
  • 5.2.3 河岸温湿指数与其对照区的对比69-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6 不同城市化梯度下河岸景观的实用功能研究71-81
  • 6.1 调查方法71
  • 6.1.1 问卷内容设计71
  • 6.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71
  • 6.2 调查结果与分析71-80
  • 6.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71-72
  • 6.2.2 河岸使用情况差异分析72-75
  • 6.2.3 河岸景观的社会服务功能现状的差异分析75-77
  • 6.2.4 河岸景观的社会服务功能需求的差异分析77-80
  • 6.3 本章小结80-81
  • 7 结论与讨论81-89
  • 7.1 研究成果81-82
  • 7.1.1 美景度评价81
  • 7.1.2 文化保护与传承81-82
  • 7.1.3 温湿度调节效应82
  • 7.1.4 服务设施需求82
  • 7.2 启示与建议82-87
  • 7.2.1 河岸景观提升策略82-85
  • 7.2.2 河岸景观规划建议85-87
  • 7.3 研究展望87-89
  • 参考文献89-93
  • 附录Ⅰ93-95
  • 附录Ⅱ95-96
  • 致谢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俊杰;蔡永立;罗坤;郭纪光;季夏薇;;上海地区河岸带结构:类型、分布及改进[J];水资源保护;2009年06期

2 张水龙,李玉花;海河干流中段河岸带功能开发与保护[J];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3 王家生;孔丽娜;林木松;闵凤阳;;河岸带特征和功能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4 李素新;;汾河河岸带植被管理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5 李睿华;管运涛;何苗;胡洪营;蒋展鹏;;美人蕉河岸带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09期

6 由文辉;谈河岸带的生态管理[J];上海建设科技;2003年01期

7 夏继红;林俊强;姚莉;王丹;;河岸带的边缘结构特征与边缘效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夏继红;严忠民;;生态河岸带的概念及功能[J];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5期

9 左俊杰;蔡永立;;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23期

10 刘亚琴;杨清海;丛培东;;蒲石河蓄能电站河岸带植被分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玲玲;张鹏;张旭东;;河岸带对氮磷的截留转化作用[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家生;卢金友;柴晓玲;姚仕明;;三峡工程运用后水沙输移变化对长江中游河岸带生境影响初步分析[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专题论坛——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3 王家生;卢金友;柴晓玲;姚仕明;;三峡工程运用后水沙输移变化对长江中游河岸带生境影响初步分析[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4 杨长明;蔡雯娟;李建华;;崇明岛河岸带根际土壤反硝化过程对模拟咸水入侵的响应及微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徐慧琴;;元竹河岸林带建设效益评价与启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振远;沧桑黄河岸[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玲;竹林河岸带对氮磷截留转化作用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夏继红;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范小华;三峡库区河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孙荣;山地河流河岸植被生态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刘世增;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月敏;三种植物的河岸适应性及对含盐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D];天津大学;2007年

7 赵警卫;河岸带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左俊杰;平原河网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冬林;秦淮河河岸带土壤主要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岳坦;青海湖流域河岸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及退化机理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子珊;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与生态恢复[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陈展;黄浦江河岸带结构及其健康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紫琦;北京城市河岸带结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苏亚彬;基于水土保持的青海乐都三河六岸河岸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曾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5年

6 夏艺;漓江河岸带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晶晶;不同城市化梯度下福州市河岸景观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8 王国玉;河岸带自然度评价与近自然恢复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周昭英;上海地区生态河岸带的理论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以珍;赣江河岸带植被特征[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城市化梯度下福州市河岸景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8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