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USTAIN模型典型住宅区低影响开发研究
【图文】:
图 1-1 植草沟实例示意图Figure 1-1 Grass ditch example diagram系统原理:植草沟上的植物覆盖可以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和对雨水的过滤作用,植草用植被表层起到绿地补偿的作用同时对峰值流量削减效果明显。植草沟对非点源污染由一定的效果[55]。结构图如 1-2 所示:图 1-2 植草沟结构图
图 1-2 植草沟结构图Figure 1-2 Grass ditch structure diagram植草沟适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小区和学校等不透水性高的周为生物滞留池和砂滤池的 LID 措施的预处理设施。除此之外,植草结合,在竖向场地中植草沟可以代替雨水管渠。植草沟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有效降低降雨径流总量和峰值流于植草沟占地面积较大,选址约束较大,,所以不适用城市建设密度罐造:雨水罐也被称为雨水桶,常为放置在建筑房屋两侧通过雨落管管理措施,制作的材料常为木制、塑料、金属等。设施结构较为简、筛滤网、溢流管、人孔、放空管、泵等[56]。实例如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92;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飞祥;;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建设科技;2014年12期
2 姚海蓉;鲁宇闻;贾海峰;Yu Shaw Lei;;美国城市降雨径流控制法律体系变迁及对我国的借鉴[J];给水排水;2013年S1期
3 樊华;吴雅芳;;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管理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7年01期
4 伍发元,周金泉;我国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模式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5年02期
5 钱骏;文行秀;廖仿明;;三峡库区中小城镇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现状研究[J];四川环境;1993年03期
6 赵子成;禹华谦;;我国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相关探讨[J];四川建筑;2012年02期
7 周栋;陈振楼;毕春娟;;温州城市降雨径流磷的负荷及其初始冲刷效应[J];环境科学;2012年08期
8 吴慧芳,陈卫;城市降雨径流水质污染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2期
9 李卫平;张庆国;郝振华;;城市降雨径流的利用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曾思育;董欣;;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给水排水;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莉莉;李飞鹏;姜月;张海平;吴玲玲;陈玲;;城市降雨径流的毒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常静;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林啸;Ballo Siaka;;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常静;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欧冬妮;;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效应与管理[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许睿;罗麟;黄小雪;;绿地景观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5 杨涵洧;贺芳芳;徐卫忠;;上海城市内涝致灾阈值研究及应用[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0 水文气象灾害形成机理、预报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新技术[C];2018年
6 甘华阳;李定强;卓慕宁;周永章;;城市降雨径流初期冲洗的界定与影响因素[A];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徐国忠;陈习庆;黄晨;丁永伟;贾海峰;孙朝霞;;苏州市唐寅故居文化区水体水系营造与水质维持技术方案研究[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舒朝会;马邕文;万金泉;王艳;;新型人工湿地处理城市降雨径流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佛山日报记者 张少鹏;环保是每个人的事情[N];佛山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栋;城市降雨径流磷污染负荷及河岸带生态阻控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yN;基于SUSTAIN模型典型住宅区低影响开发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王渲;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3 肖彩;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拟及预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林森斌;参数自适应的半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及污染模拟系统[D];清华大学;2010年
5 莫文锐;持续气象干旱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与治理[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马英;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输移规律模拟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义林;基于SUSTAIN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周婕成;城市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和意;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葛荣荣;城市降雨径流多环芳烃赋存特征、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0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