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钢支撑加固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75.4;TU352.11
【图文】:
图 1.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如图 1.3)杆或型钢撑杆,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加固的应力、应变状态,且难以直接卸除其结构[7]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筋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计软件。
3图 1.3 预应力加固法[8]为外粘型钢法和粘贴钢板法,施工方法为使用高表面,钢板与原结构的共同作用使得构件承载力力性能可靠,对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较小。缺点要求较高,即加固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粘钢后在节点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如图 1.4(b)所示,在方向设置 U 形钢板箍,同时在梁两侧面各设置一条在梁腰部。如图 1.4(c)所示,在原柱截面角设置缀板。
(a) 消能减震 (b) 隔震图 1.6 减隔震加固法随着各种振动控制技术在新建建筑中的大量应用[16] [17] [20],研究和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在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改造中,振动控制技术具有上文加固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利用隔震、消能减振技术开展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案例屡见不鲜李爱群等(2014)[18]围绕黏滞阻尼减振技术及其应用,介绍了对硅油进行改性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改性黏滞流体的力学特性并建立了力学模型。又设计了 6 种黏滞流体减振装置,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在黏滞流体减振装置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结构减振的分析模型和简化模型,提出了黏滞阻尼减振的智能优化方法和三阶段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黏滞阻尼减振技术在北京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南京奥体中心观光塔等项目中的应用情况。Biswajit Basu 等(2014)[19]为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包括新型被动阻尼器,功能材料和半被动阻尼器,主动控制系统以及它们的性能研究针对建筑、桥梁和风力发电机的减振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控制算法和尺寸还原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守君;潘鹏;;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10期
2 贺锋;卓军;陶洪明;张丽萍;耿民;;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年04期
3 史铁花;陆加国;程绍革;石海亮;吴礼华;李守恒;栾文芬;;框架结构填充抗震墙或带框钢支撑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5年14期
4 裴星洙;王佩;;框架-摇摆墙结构阻尼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年24期
5 郭彤;宋良龙;;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2期
6 吕西林;崔晔;刘兢兢;;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1期
7 宗周红;邓江东;黎雅乐;刘爱荣;;粘钢加固损伤混凝土箱型桥墩的抗震性能Ⅰ:双向拟静力试验[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曲哲;张令心;;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9 李凤兰;侯维玲;肖文;曲福来;;预应力CFRP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年03期
10 黄建锋;朱春明;龚治国;张富文;;增大截面法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哲;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6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