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水平方向支护桩桩间土拱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8:03
【摘要】:深基坑工程在岩土领域始终是个综合性难题,它不仅涉及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渗透问题,除此之外,桩土作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土拱效应是由于土体的不均匀位移而引起土体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它将作用于拱后或拱上的压力传递到拱脚及周围稳定介质中去。基于土拱效应原理,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土体自身属性,从而起到起到优化基坑支护设计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目前,针对土拱效应大都是处在抗滑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深基坑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以邯郸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其进行设计验算,针对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土拱效应作用下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对合理拱轴线进行改进,分析土拱的形成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桩土有限元模型,对水平方向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5-5支护单元重点分析,得出相应数据,为下文的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2)从力学角度出发,建立力学模型,对合理拱轴线进行改进,得出改进之后的合理拱轴线方程,并从力的平衡和强度条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土拱的形成条件,对拱的最不利位置进行分析。(3)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荷载、粘聚力、内摩擦角和桩间距的影响下X、Y方向应力变化和位移进行分析,得出以上因素对土拱效应形成的影响规律和土拱效应的作用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强;杨泽平;梁海安;曾春梅;;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砂性土中土拱形态演变的拟合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06期

2 Victor Maicolo Nhansumba;;水平土拱高度和性状竖向变化规律[J];居舍;2018年07期

3 黄新文;;桩后土拱与桩间土拱联合作用探讨[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4 刘大海;杨翠如;;土拱房屋的抗震[J];建筑知识;1982年03期

5 杨涛;李航;陆振荣;史苏青;;简化土拱物理和数值模型在土拱形态研究上的适用性[J];工业建筑;2018年01期

6 赵学勐;王璐;;黄土拱作用机理剖析[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7 陆瑞明,赵锡宏;挡土拱圈的内力和变形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6期

8 许先献;李杏林;;应用挡土拱处理土坝滑坡的尝试[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2年09期

9 孙书伟;马宁;胡家冰;朱本珍;;抗滑桩土拱演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9年11期

10 童丽萍;韩翠萍;;传统生土窑洞的土拱结构体系[J];施工技术;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久;;椭圆挡土拱圈在自由场中的受力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苏迎社;刘钰君;;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影响土拱荷载传递比参数分析[A];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3 程云;李文娟;;桩间距计算方法探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明华;陈耀浩;杨超炜;;考虑土拱作用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周治平;;抗滑桩桩后土拱附加应力解析及其敏感性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分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5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6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邹登亮;孙强;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晨;宋术双;牛强;;悬臂支护桩桩间土拱失稳破坏的突变理论分析[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Ⅰ[C];2016年

9 陈新余;李松;;非闭合挡土拱圈支护深基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赖汉江;郑俊杰;章荣军;张军;崔明娟;;桩承式路堤土拱形成及荷载传递机制离散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小丽;新型桩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付建军;二元地质环境下狭长型基坑围护体系与防渗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戴轩;城市地下工程漏水漏砂灾害演化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周龙翔;土钉支护体系土拱效应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源;水平方向支护桩桩间土拱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2 卢宇飞;无挡板悬臂式抗滑桩桩后土拱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王刚刚;桩承式路堤三维土拱形态与效应的数值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4 崔丽鹏;考虑黄土土拱应力递减特征的抗滑桩桩间距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付有为;抗滑桩后土拱发育机理与参数影响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6 马慧娟;抗滑桩土拱效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自豪;郑州粉土内抗滑桩桩间土拱及合理桩间距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8 张昂;沟埋式涵洞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曹先康;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杨风松;三维塌落拱的形成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4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84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