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包椭球扩展集员滤波的结构损伤识别算法及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17
【图文】:
(a)第 1 阶(竖向弯曲) (b)第 2 阶(扭转)图 3.17 振型图3.2.3.1 不同工况下的损伤识别首先,需要对板梁桥进行分区,并安放测点。在 3.2.2 节时将简支梁进行单
而空间结构则从横向和轴向进行划分。如图3.18 所示,将桥梁划分为 10 个分区,每个区长 4m,宽 2m,向每个分区布置两个测点,共 20 个测点,获得它们的前三阶竖向模态信息。同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损伤工况,单损工况和多损工况,如表 3.6。图 3.18 分区和测点示意图表 3.6 损伤工况- 单损伤工况一 多损伤工况二损伤单元
图 3.26 测点安放示意图以多损工况为例,图 3.27 表示了添加 1%均匀噪声的 100 次的识别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识别结果较为稳定,均可以指示损伤的程度。在有损单元最大的误不会超过 22%。图 3.28 表示了 100 次均值的识别结果。可以从图中看出,在种分区情况下,EEOB-SMF 依然可以指明损伤单元的损伤位置和确定损伤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3期
2 杜祝遥;;基于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J];同行;2016年15期
3 崔鹏飞;李凤臣;张丽娜;肖烨;余祥;崔少飞;;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J];工程质量;2014年07期
4 吴向男;徐岳;梁鹏;李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与展望[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许成祥;徐晶金;倪铁权;;震后钢管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现状及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3期
6 崔鹏飞;;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2013年23期
7 陈长万;;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8期
8 张奔牛;毛成林;;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9 张亮;;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10 冉志红;李乔;;基于分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鹏程;高岳权;;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吴金志;张毅刚;;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钟军军;;模型缩聚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相林杰;刘习军;张素侠;;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概述[A];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王小波;;空间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进展综述[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烨;王建;李青;钱鹏;薛松涛;唐和生;;基于粒子滤波器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袁旭东;高潮;高少霞;;量测模态数量对结构损伤识别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8 罗璇;程伟;;联想神经网络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尹智毅;刘济科;吕中荣;;基于改进大爆炸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时域方法研究[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18年
10 范进胜;杜守军;;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小兵;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开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蒋华;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大军;随机激励下梁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吴金志;基于动力检测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孙国;基于稀疏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陈孝珍;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袁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邹大力;基于计算智能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翔;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杰;基于模态统计辨识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谭亚可;基于类柔度差曲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3 季家威;PCA在环境影响下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昊;环境温度下结构损伤识别[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5 楚加庆;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6 兰翔;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移动窗口最小二乘法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7 韩月;基于外包椭球扩展集员滤波的结构损伤识别算法及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8 董晗拓;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9 赵大伟;基于互相关函数分析的运营实桥结构安全性预警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10 王学航;基于广义柔度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800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0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