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3:50
【摘要】: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三者之中可持续发展是中心,能源和环境是保障和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转变,能耗逐年增加,供需矛盾加剧,人们更加重视节能问题。保温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等方面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建筑能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已成为一项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产业。但在保温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湿分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其不仅会降低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还会缩短使用寿命,甚至会对建筑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湿分与热量在保温材料内的传递机理及提出相应的防潮措施,研究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机理很有必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保温材料粗宏观表征体元为研究对象,在多孔介质孔隙中含有湿分时,建立了不同含湿程度下的黑箱热湿耦合传递并联模型、黑箱热湿耦合传递串联模型、灰箱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和白箱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由粗略到精确地反映了传热传湿过程,导出了各个模型所对应的导热系数和导湿系数的公式。根据多孔介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湿分和热量在其中的传递机理,以温度梯度和水蒸气分压力梯度为驱动势,建立了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以岩棉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孔隙率和孔隙通道分布系数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含湿率、含水率和迂曲度越小,导热系数越小。以玻璃棉毡为例,通过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所得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四个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的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说明本文给出的公式可以用于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简单分析含湿保温材料的传热和传湿过程,有效获得导热系数和导湿系数,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提出了新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51
【图文】:

建筑能耗,建筑规模,能耗,能源消耗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背景筑能耗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也在持续增加,能源消耗总位。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主要领域中,能耗最大的 3 个分别是工业、交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中看出,2016 年中国在建筑方面的能源消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20.62%,其中公共建筑能耗量为 3筑能耗总量的 38.53%,城镇居住建筑能耗量为 3.39 亿吨标准煤,占建筑能耗量为 2.14 亿吨标准煤,占比 23.76%[1]。

含湿多孔介质,湿分,非饱和多孔介质,饱和多孔介质


第一章 绪论筑材料热湿物理性能分析及防潮和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等方面普遍存在并且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按照湿分的含量和形态可将含湿多孔介质分为三种类型(图 1.3):干饱和多孔介质、非饱和多孔介质及湿饱和多孔介质,干饱和多孔介质是指湿分在孔隙中以纯蒸汽的形式存在,非饱和多孔介质是指湿分在孔隙中以液体和蒸汽的形式共存,湿饱和多孔介质是指液体充满整个孔隙空间[8]。

示意图,迂曲度,示意图,多孔介质


0L 为弯曲孔隙通道真实长度;L为连接弯曲孔隙通道两端的直线长度,如图1.4 所示。图 1.4 迂曲度定义示意图迂曲度受到固体颗粒和孔隙尺寸及分布的影响。4.渗透率渗透率(m)表示在一定的与流动相关的驱动势作用下流体经过多孔介质的能力,是多孔介质流体传输性能的参数,由达西定律所定义,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伟;马挺;白召军;张茂亮;王今华;徐元盛;;岩棉板在含水潮湿状态下的性能变化及机理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年02期

2 王世学;王飞;张星;杨博;;透过多孔介质板的热湿传递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9期

3 陈国杰;刘向伟;陈友明;郭兴国;张泠;;多孔介质墙体热湿耦合迁移实验方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王志国;张雷;张文福;贾永英;尹柴玲;;油藏多孔介质热质传递“三箱”分析模型研究[J];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5 于明志;陈汉翠;胡爱娟;田猛山;郭庆亮;;水分含量对颗粒型含湿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6 张小彬;朱卫兵;谭斯鹏;;一维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问题的解析解[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刘晓燕;郑春媛;黄彩凤;;多孔材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8 张杰;马子川;刘凤云;陈丽萍;;屋面轻质保温材料的防水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1期

9 周创兵;陈益峰;姜清辉;;岩体表征单元体与岩体力学参数[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10 李兆坚;江亿;;我国广义建筑能耗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立新;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热湿耦合迁移及长期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马超;多孔建筑材料内部湿分布及湿传递对导热系数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华玲;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黄晓明;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与流动及其若干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苏向辉;多层多孔结构内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正燕;含湿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2 程原原;内外墙隔热保温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晓庆;墙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喜龙;建筑多孔相变墙体材料热湿传递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于鑫W

本文编号:2801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01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