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成本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6:27
对既有居住建筑实行绿色化改造是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实施很有必要。当前社会对绿色化改造工作的成本投入与回报认识并不统一,绿色意味着“高价”是许多人潜意识的想法,改造工作衍生出的资金问题阻碍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既有居住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和制冷能耗浪费严重,严重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居住舒适度的需要。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绿色化改造工作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技术方面,成本效益的问题亟需进行分析,困扰改造工作的问题本质上分析属于经济性问题。论文致力于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科学的衡量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成本及其带来的综合效益,为绿色化改造的成本效益分析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系统的分析框架和计算方法。论文首先通过对研究对象背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绿色化改造认识不足,对改造的成本及效益认识不清。接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现有规范,筛选出绿色化改造成本指标、效益指标,建立绿色化改造成本指标体系、效益指标体系,并对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够直接量化的成本、效益进行了识别核算,建立了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模型及完整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实例对所建立的框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经济性验证,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表明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成本适中、效益显著,绿色化改造工程值得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426.92;F406.72
【部分图文】: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全寿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消散所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反映在建设项目上指的是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修保养、直到拆除的全过程[42]-[44]。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Costing,简称 LCC,有时也称 LCCA)也越来越受到投资人和成本管理研究人员的青睐。根据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分为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拆除阶段等四个阶段[45],各阶段的成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一阶段发生的成本往往影响后一阶段所发生的成本。正常情况下,建设项目在一定功能范围内建设成本和运营阶段的成本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建设成本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建设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但是建设成本往往远远大于运营成本,因此经过多年使用后,应该根据需求对建筑进行改造而非拆除既有建筑,这是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前提。
益分析理论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 CBA)是通过比较项目的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效门的计划决策之中[73],从社会是一个整体(society as a who所有和计划相关的成本和效益,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的效益[65]。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项目的价值[73],评估其投资是否符合经济效率(econom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66]。后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40 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在总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 1939 年美国的洪
4.2 绿色化改造施工阶段效益分析4.2.1 节材效益在绿色化改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很多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建筑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手段,绿色化改造过程中宜采取就近原则,选择既有居住建筑场地内已有的旧材料及废弃物适当处理后使用[1],场地内无法收集循环使用的建材用绿色建材代替,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较少使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体废物生产的材料[51]。绿色不仅意味着对环境无污染,还意味着强度高、耐久性好、后期还能循环利用。因此施工节材项目的效益主要为因采用旧建材所节约的新材料费、运输费和使用绿色建材而产生的可再利用价值[52]。式中, Q材i为第 i 项材料节省的数量,P材i为第 i 项材料的价格;C为全部节省材料所需花费的运输费;节材材材运输可再利用W Q P C S ni1ii
本文编号:2816897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426.92;F406.72
【部分图文】: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全寿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消散所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反映在建设项目上指的是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修保养、直到拆除的全过程[42]-[44]。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Costing,简称 LCC,有时也称 LCCA)也越来越受到投资人和成本管理研究人员的青睐。根据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分为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拆除阶段等四个阶段[45],各阶段的成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一阶段发生的成本往往影响后一阶段所发生的成本。正常情况下,建设项目在一定功能范围内建设成本和运营阶段的成本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建设成本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建设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但是建设成本往往远远大于运营成本,因此经过多年使用后,应该根据需求对建筑进行改造而非拆除既有建筑,这是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前提。
益分析理论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 CBA)是通过比较项目的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效门的计划决策之中[73],从社会是一个整体(society as a who所有和计划相关的成本和效益,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的效益[65]。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项目的价值[73],评估其投资是否符合经济效率(econom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66]。后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40 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在总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 1939 年美国的洪
4.2 绿色化改造施工阶段效益分析4.2.1 节材效益在绿色化改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很多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建筑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手段,绿色化改造过程中宜采取就近原则,选择既有居住建筑场地内已有的旧材料及废弃物适当处理后使用[1],场地内无法收集循环使用的建材用绿色建材代替,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较少使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体废物生产的材料[51]。绿色不仅意味着对环境无污染,还意味着强度高、耐久性好、后期还能循环利用。因此施工节材项目的效益主要为因采用旧建材所节约的新材料费、运输费和使用绿色建材而产生的可再利用价值[52]。式中, Q材i为第 i 项材料节省的数量,P材i为第 i 项材料的价格;C为全部节省材料所需花费的运输费;节材材材运输可再利用W Q P C S ni1ii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斌;;某教学楼建筑施工改造及相应保障措施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8年03期
本文编号:2816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1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