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PNIPAM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热致变色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8:04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提高,CO_2排放量上升,全球气候恶化。2017年全世界用于供暖、通风和制冷的一次能源消耗占比高达43%,建筑能耗问题已不容忽视。智能窗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改变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减少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能耗,有利于建筑节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一种温敏性水凝胶,存在一个接近于室温的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在LCST附近透过率会发生突变,且其相变前后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制备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智能窗用材料。然而,基于PNIPAM的智能窗在应用上仍面临一些问题:响应速率慢、低温性能及循环特性评价欠缺、相变机理不成熟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在不同交联剂用量条件下,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PNIPAM微凝胶,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窗,制备的微凝胶型智能窗在5 s内即完成肉眼可见的明显变色,极大提高了响应速率;PNIPAM微凝胶相变前后无体积收缩现象发生,解决了普通PNIPAM凝胶的体积变化问题。分析了交联剂用量对微凝胶粒径、LCST、光学性能等的影响规律:交联剂用量增大,微凝胶粒径减小,LCST增加,相变前可见光透射比下降。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不同PNIPAM含量的微凝胶夹层,测试了其透过率,探究了PNIPAM含量及夹层厚度对智能窗光学性能的影响。夹层厚度与PNIPAM含量对智能窗太阳光调制效率的影响趋势相同:一定范围内,夹层厚度或PNIPAM含量增大,太阳光调制效率增强。历经40次热循环后智能窗仍保持良好的太阳光调制效率;对其进行7次低温冷冻循环,发现低温冷冻对微凝胶智能窗的循环特性和太阳光调制效率没有影响,表现出良好的抗冻性。针对当前PNIPAM水凝胶相变机理仍不明确的问题,为了更好开发利用PNIPAM水凝胶,借助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其温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单体模型,对分子结构及电荷分布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单体单元在微溶液中相变前后的行为。最后,构建了PNIPAM高分子链,并模拟了相变前后分子链构象的转变,较好地解释了PNIPAM凝胶的相变机理。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58;TQ427.26
【部分图文】:

智能窗,电致变色,结构示意图


能窗简介能窗是在玻璃上镀制或往夹层结构填充可响应外界刺激的功能材性细调太阳光谱而达到节能目的的一类新型节能窗,根据功能材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电致变色智能窗[5]、气致变色智能窗[6]、光致热致变色智能窗[8-13]。电致变色智能窗致变色智能窗是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充、放电状态下光学性能会的特性而制成的节能窗,通常由玻璃基底和功能性夹层构成,如璃基底上覆盖了透明导电膜,其上固定有一个或多个阴极电活性层电致变色层和一层电解质层、然后是离子储存层和互补阳极电另一个覆盖有透明导电薄膜的玻璃基底。当前对电致变色智能窗新型透明导电层(TC 层)的研制、现有电致变色材料掺杂改性及电解质的开发上。

智能窗,气致变色,透光率,变色机理


典型 WO3型气致变色智能窗在着色和漂白状态的透变色智能窗的变色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当应式可归纳如下[22]:WO3+2H2→WO3+4H→H2WO3+2H→WO2+H2O2WO2+O2→2WO3

着色机理,气致变色,智能窗,柱状结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1-2 典型 WO3型气致变色智能窗在着色和漂白状态的透光率[2类气致变色智能窗的变色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当前解,反应式可归纳如下[22]:WO3+2H2→WO3+4H→H2WO3+2H→WO2+H2O2WO2+O2→2WO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青芸;沈勇;王黎明;徐丽慧;;温敏型聚合物PNIPAM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9年05期

2 王晓燕;范海艳;叶晓东;刘世林;张广照;;两末端染料修饰PNIPAM链的折叠动力学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8年06期

3 Jun-ying Weng;Zhuo Tang;关英;X.X.Zhu;张拥军;;Assembly of Highly Ordered 2D Arrays of Silver-PNIPAM Hybrid Microgels[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7年10期

4 Jing Tao;Bang-kun Jin;Li-ying Li;Chen He;何卫东;;CLICK CYCLIZATION OF LINEAR TRIBLOCK COPOLYMERS AT BLOCK JUNCTIONS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DUE TO END-BLOCK SHIELDING[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3年07期

5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RMAL-SENSITIVE MICROGEL WITH PNIPAM CORE AND ELASTIC SHELL[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12年05期

6 郭秀珍;赵新军;;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刷转变中的氢键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18期

7 张卫红;黄怡;田威;;可自去除模板法制备环境响应性PNIPAM空心微球[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9期

8 赖金洪;潘春跃;饶燕平;;合成温度对PNIPAm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赵新军;高志福;;Effects of thiocyanate anions on switching and structure of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brushes[J];Chinese Physics B;2019年06期

10 宋田雨;朱晏阳;梁硕丰;邹纲;张其锦;;稀土配合物的配体PNIPAM塌缩诱导配位键断裂(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玲;温敏性卟啉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2 罗时忠;环境敏感单分子胶束的制备及其相转变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赵辉;基于PNIPAM的功能化聚合物微球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刘光明;高分子链在界面上的构象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李丽英;基于PNIPAM的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冯超;分子场理论研究PNIPAm的温度响应及应用[D];南京大学;2015年

7 徐建;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多种拓扑结构水溶性高分子制备及其溶液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丁延伟;微量量热法研究温敏大分子在溶液中的相变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殷俊;响应性高分子微凝胶的相变行为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吕丹;复杂环境中高分子的离子特异性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PNIPAM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热致变色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尤坤;亚相条件对嵌段共聚物PLA-b-PNIPAM的界面聚集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春雷;功能化热敏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和光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4 宋田雨;PNIPAM修饰β-二酮作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辛拉弟;多功能聚合物β-CD-PNIPAM的刺激响应性及分子识别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张婷;温敏凝胶(PNIPAM)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7 王宇璐;近红外光谱法对温敏性水凝胶相转变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朱广浩;磁/温响应性Fe_3O_4@PNIPAM柔性光子纳米链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丽娟;离子型两亲聚合物自组装载体的制备及其载药控释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10 王清娟;钼掺杂钨青铜及钨青铜-PNIPAM光热双响应材料的制备与透明隔热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5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65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