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
发布时间:2020-12-11 11:21
饮用水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由于饮用水直接暴露于细菌大量存在的外界环境中,因此饮用水中的细菌滋生便不可避免;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各大水厂会对饮用水水源的选取、水厂地址的选定、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进行层层把关。以确保出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然而,经过长距离输送,当饮用水从水厂输送到千家万户时,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会发生微妙变化。由于技术以及个人隐私的限制,对室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控成为技术性难题;再者,由于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室内管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滞留。探究室内饮用水管道在滞留状态下水质变化、微生物增殖特征及种群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室内饮用水管道水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诊断滞留驱动室内饮用水管道水体微生物种群季相演替规律,探明管道水水质、微生物变化特征与突发藻污染及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偶联机制,对滞留及突发水质污染情况下水质进行风险评估,以期为改善市政管道中微生物生态结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改善饮用水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揭示了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微生物状态...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饮用水中细菌增殖的危害
1.1.2 饮用水主要污染来源
1.1.3 我国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标准
1.1.4 饮用水中的细菌标准
1.1.5 自来水中细菌数量检测方法
1.2 研究热点
1.2.1 滞留与温度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
1.2.2 饮用水中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
1.2.3 管材及流速对饮用水中细菌增殖特征的重要影响
1.2.4 FCM法在饮用水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2.5 饮用水处理工艺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1.2.6 机会致病菌的研究
1.3 饮用水中微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流式细胞术
1.3.2 生物化学发光仪对水中ATP检测
1.3.3 Biolog微生物指纹代谢技术对微生物活性的测定
1.3.4 高通量测序技术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主要实验方法
2.2.0 采样点及采样方法
2.2.1 温度、pH测定方法
2.2.2 余氯的测定
2.2.3 细菌总数的测定
2.2.4 三磷酸腺苷(ATP)的测定
2.2.5 Biolog技术检测微生物代谢活性
2.2.6 四氮一磷测定
2.2.7 硫酸盐的测定
2.2.8 总铁、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2.9 小球藻的培养及AOM的提取
2.2.10 三维荧光的测定
3 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的季相演替研究
3.1 采样点概况、样品的采集及采样方法
3.2 过夜滞留水水质化学参数季相演替规律
3.2.1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温季相演替规律
3.2.2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pH季相变化
3.2.3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余氯季相变化特征
2
--N)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4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亚硝氮(NO2
--N)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5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总铁(Fe)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4
2-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6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SO4
2-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7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硫总有机碳(TOC)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3 室内饮用水管道过夜滞留水体细菌再增长的四季演替规律
3.4 ATP快速定量评估滞留前后水体生物稳定性的季相演替规律
3.5 Biolog微生物指纹代谢技术表征细菌活性的季相变化
3.6 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季相动态演替规律
3.6.1 水体滞留前后细菌多样性分析
3.6.2 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3.6.3 水体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互作关系
3.7 本章小结
4 冬季室内供暖诱导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性
4.1 采样点概况及采样方法
4.2 采暖期过夜滞留水体化学参数变化
4.3 细菌细胞计数和ATP的显著变化
4.4 Biolog表征细菌代谢多样性的比较
4.5 细菌最大再生点的定位实验
4.6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细菌群落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夏季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演替研究
5.1 采样点概况及采样方法
5.2 夏季过夜滞留与新鲜水体水质化学参数变化
5.2.1 温度变化规律
5.2.2 pH变化规律
5.2.3 余氯变化规律
2
--N)变化规律"> 5.2.4 亚硝氮(NO2
--N)变化规律
5.2.5 总铁(Fe)变化规律
4
2-)变化规律"> 5.2.6 硫酸根离子(SO4
2-)变化规律
5.2.7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5.3 室内饮用水管道过夜滞留水体细菌再增长变化规律
5.4 ATP快速定量评估滞留前后水体生物稳定性的演替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低浓度藻源有机物刺激室内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征
6.1 低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水化学参数随滞留时间的机制探究
6.1.1 温度、pH变化规律
6.1.2 余氯变化规律
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6.1.3 总氮(TN)、硝氮(NO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6.1.4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6.1.5 有机物主要成分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
6.1.6 总铁(Fe)浓度变化规律
6.2 低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细菌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探究
6.2.1 细菌浓度变化规律
6.2.2 异养平板计数(HPC)及可培养率变化规律
6.2.3 ATP变化规律
6.2.4 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规律
6.2.5 细菌种群结构的演替特征
6.3 本章小结
7 高浓度藻源有机物激发室内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征
7.1 藻类有机物作用下室内管道水化学参数随滞留时间的机制探究
7.1.1 温度、pH变化规律
7.1.2 余氯变化规律
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7.1.3 总氮(TN)、硝氮(NO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7.1.4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7.1.5 三维荧光法跟踪有机物变化规律
7.1.6 总铁浓度变化规律
7.2 高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细菌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探究
7.2.1 细菌浓度变化规律
7.2.2 异养平板计数(HPC)及可培养率变化规律
7.2.3 ATP变化规律
7.2.4 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规律
7.2.5 细菌种群结构的演替特征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10440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饮用水中细菌增殖的危害
1.1.2 饮用水主要污染来源
1.1.3 我国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标准
1.1.4 饮用水中的细菌标准
1.1.5 自来水中细菌数量检测方法
1.2 研究热点
1.2.1 滞留与温度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
1.2.2 饮用水中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
1.2.3 管材及流速对饮用水中细菌增殖特征的重要影响
1.2.4 FCM法在饮用水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2.5 饮用水处理工艺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1.2.6 机会致病菌的研究
1.3 饮用水中微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流式细胞术
1.3.2 生物化学发光仪对水中ATP检测
1.3.3 Biolog微生物指纹代谢技术对微生物活性的测定
1.3.4 高通量测序技术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主要实验方法
2.2.0 采样点及采样方法
2.2.1 温度、pH测定方法
2.2.2 余氯的测定
2.2.3 细菌总数的测定
2.2.4 三磷酸腺苷(ATP)的测定
2.2.5 Biolog技术检测微生物代谢活性
2.2.6 四氮一磷测定
2.2.7 硫酸盐的测定
2.2.8 总铁、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2.9 小球藻的培养及AOM的提取
2.2.10 三维荧光的测定
3 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的季相演替研究
3.1 采样点概况、样品的采集及采样方法
3.2 过夜滞留水水质化学参数季相演替规律
3.2.1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温季相演替规律
3.2.2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pH季相变化
3.2.3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余氯季相变化特征
2
--N)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4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亚硝氮(NO2
--N)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5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总铁(Fe)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4
2-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6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SO4
2-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2.7 滞留诱导室内管道水体中硫总有机碳(TOC)浓度季相变化特征
3.3 室内饮用水管道过夜滞留水体细菌再增长的四季演替规律
3.4 ATP快速定量评估滞留前后水体生物稳定性的季相演替规律
3.5 Biolog微生物指纹代谢技术表征细菌活性的季相变化
3.6 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季相动态演替规律
3.6.1 水体滞留前后细菌多样性分析
3.6.2 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3.6.3 水体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互作关系
3.7 本章小结
4 冬季室内供暖诱导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性
4.1 采样点概况及采样方法
4.2 采暖期过夜滞留水体化学参数变化
4.3 细菌细胞计数和ATP的显著变化
4.4 Biolog表征细菌代谢多样性的比较
4.5 细菌最大再生点的定位实验
4.6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细菌群落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夏季过夜滞留诱导室内饮用水管道细菌增殖特征演替研究
5.1 采样点概况及采样方法
5.2 夏季过夜滞留与新鲜水体水质化学参数变化
5.2.1 温度变化规律
5.2.2 pH变化规律
5.2.3 余氯变化规律
2
--N)变化规律"> 5.2.4 亚硝氮(NO2
--N)变化规律
5.2.5 总铁(Fe)变化规律
4
2-)变化规律"> 5.2.6 硫酸根离子(SO4
2-)变化规律
5.2.7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5.3 室内饮用水管道过夜滞留水体细菌再增长变化规律
5.4 ATP快速定量评估滞留前后水体生物稳定性的演替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低浓度藻源有机物刺激室内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征
6.1 低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水化学参数随滞留时间的机制探究
6.1.1 温度、pH变化规律
6.1.2 余氯变化规律
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6.1.3 总氮(TN)、硝氮(NO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6.1.4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6.1.5 有机物主要成分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
6.1.6 总铁(Fe)浓度变化规律
6.2 低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细菌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探究
6.2.1 细菌浓度变化规律
6.2.2 异养平板计数(HPC)及可培养率变化规律
6.2.3 ATP变化规律
6.2.4 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规律
6.2.5 细菌种群结构的演替特征
6.3 本章小结
7 高浓度藻源有机物激发室内饮用水管道滞留水体细菌增殖特征
7.1 藻类有机物作用下室内管道水化学参数随滞留时间的机制探究
7.1.1 温度、pH变化规律
7.1.2 余氯变化规律
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7.1.3 总氮(TN)、硝氮(NO3
--N)、氨氮(NH4
+-N)、亚硝氮(NO2
--N)和总磷(TP)变化规律
7.1.4 总有机碳(TOC)浓度变化规律
7.1.5 三维荧光法跟踪有机物变化规律
7.1.6 总铁浓度变化规律
7.2 高浓度AOM作用下室内管道细菌随滞留时间演替规律探究
7.2.1 细菌浓度变化规律
7.2.2 异养平板计数(HPC)及可培养率变化规律
7.2.3 ATP变化规律
7.2.4 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规律
7.2.5 细菌种群结构的演替特征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10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1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