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寒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以中国和加拿大钢结构建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1 23:29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工期短、自重轻、工厂加工、可循环利用的优势,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钢结构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外围护系统的技术尚不成熟。发展外围护系统技术对于实现寒地建筑节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和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整体节能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资料,选取中国和加拿大几个典型的围护构件进行阐述,分析其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外门窗构造节点以及特殊部位构造处理等,并比较两国外围护系统的构造技术与建造技术特点,总结外围护系统的构造与建造要点。本文分四个部分来研究中国和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第一部分简述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范围等内容。第二部分概述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等概念,然后介绍结构类型和外围护系统构成,并论述传统外围护结构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整理相关规范,归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 

【文章来源】:吉林建筑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寒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以中国和加拿大钢结构建筑为例


不同概念名称在各地出现的时间(自绘)

气候分区,加拿大,区域


地包含冷,供暖地区。2010 年前,加拿大将气候区、区域 C、区域 D;2010 年加拿大施行g Degree Day,HDD)的不同,重新划分示为区域 1、区域 2、区域 3[20]。加拿大HDDS、区域2在3500HDDS-6000HDDS的空间,建筑基础、主体结构无论多么现围护结构功能而存在的。建筑围护材金、集成材、高刚度钢、波纹钢板等被发展。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围护结图 2-2 加拿大气候分区来源:参考文献[20]

外围护,钢结构建筑


图 2-3 外围护系统功能关系示意(自绘)传统砌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最突出的特征是工厂加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外围护系统中的外墙、楼盖板、外门窗等建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装配式施工方式会在建筑外立面留下很多接好这些接缝对实现外围护系统的整体节能非常重要。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性能特征筑的结构类型筑结构无论多么重要,都是为围护结构提供支撑,为实现围护结构在。建筑的承重结构是承担荷载和传递荷载的部位,对建筑安全起保障作用。根据建筑的功能,建筑师可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做到种结构的潜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纯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性能外围护墙体部品评价技术研究[J]. 孙源泽,蒋勤俭,黄清杰,吴焕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9(02)
[2]基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需求的建筑门窗节能性能研究[J]. 潘玉勤,常建国.  建筑节能. 2019(01)
[3]装配式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J]. 朱晓琳,胡冗冗,刘加平.  住宅科技. 2018(09)
[4]国外一种轻钢龙骨外墙与主体结构的柔性连接形式[J]. 闫昕,彭罗文,吴广彬,艾明星.  施工技术. 2018(S1)
[5]铝合金窗系统在被动式建筑中的应用[J]. 沈乐维.  建设科技. 2018(09)
[6]既有门窗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现状调研[J]. 潘玉勤,常建国.  建筑节能. 2018(04)
[7]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探讨[J]. 赵新,张云.  山东工业技术. 2018(04)
[8]北方严寒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技术[J]. 张睿峰.  建筑技术. 2017(05)
[9]全球十个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   砖瓦. 2017(04)
[10]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 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  工程力学. 2017(01)

博士论文
[1]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研究[D]. 梁斌.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基于预制装配的钢框架轻型板式农村住宅设计初探[D]. 李健.东南大学 2017
[2]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D]. 崔璐.山东建筑大学 2015
[3]基于模数协调下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化设计方法研究[D]. 白茹.北京交通大学 2014
[4]新型墙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李文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5]哈尔滨地区节能窗传热系数的研究[D]. 朱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6]钢结构住宅中围护墙板体系技术研究[D]. 纪伟东.天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1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71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