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技术在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1 13:30
近些年来,随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着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环境,发展至今,建设与规划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然而近年来不断产生的城市水景观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污染等等,这致使水资源补给十分困难,周边生态植物单一。但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症结所在,是水景观设计前期水景布局合理性和雨水收集技术的适宜性。对于景观规划而言,雨水收集技术是最好的技术保障,也成为了营造优美城市水景观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法和总结法,初步了解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后,在相关技术与理论支撑的指导下,对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水景观现状及雨水收集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华北地区的城市水景观进行雨水收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原因。另外对雨水收集技术在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究,归纳出在华北地区水景观营造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方法,以及雨水收集技术对城市水景的作用。最后通过城市水景观设计工程案例来验证适用于华北城市水景观的雨水收集技术的可行性,阐述本...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研法
1.4.3 总结法
第2章 相关技术和理论支撑
2.1 城市雨水收集技术
2.1.1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概念
2.1.2 城市雨水利用分类
2.1.3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现状
2.2 城市雨水收集技术的相关理论
2.2.1 生态学
2.2.2 美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华北城市水景观及雨水收集技术现状分析
3.1 华北城市水景观现状
3.1.1 华北地区自然现状
3.1.2 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现状
3.2 华北城市水景观雨水收集技术现状
3.3 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中进行雨水收集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3.1 可行性
3.3.2 必要性
第4章 雨水收集技术在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水景观营造中雨水收集的方法
4.1.1 建造下凹景观绿地
4.1.2 扩大透水性铺装面积
4.1.3 营造雨水花园
4.2 雨水收集技术对城市水景观的作用
4.2.1 维持生态平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4.2.2 美化生态环境,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4.2.3 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2.4 技术与景观完美结合形成整体系统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5.1 工程实例-石家庄世纪公园
5.1.1.石家庄市现状
5.1.2 石家庄水景观现状
5.1.3 项目背景
5.1.4 工程设计目标
5.2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应用中的专项设计
5.2.1 雨水拦截生物净化沟
5.2.2 生态景观下凹绿地
5.2.3 渗透路面的设计
5.2.4 生态停车场
5.3 石家庄世纪公园景观概念性设计方案
5.3.1 项目设计理念与策略
5.3.2 项目区域植物景观设计
5.3.3 项目区域蓄水排水区景观设计
5.3.4 项目区域亲水平台节点景观设计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J]. 曹磊. 绿色环保建材. 2017(01)
[2]基于雨水利用的邢台市东三环景观设计研究[J]. 胡志佳,王立君.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4)
[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分析[J]. 姬晓敏. 中国林业产业. 2016(11)
[4]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J]. 倪煜松. 建材与装饰. 2016(06)
[5]基于GIS技术和“汇水小区”理念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J]. 于东飞,乔木,王云中,刘宝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6]武夷新区规划建设和开发中海绵型城市理论和实践探索[J]. 陈钢兵. 绿色科技. 2015(06)
[7]城市园林景观竖向设计与雨水收集——交通道路绿地景观与绿色雨水[J]. 何庭,胡翟欣. 福建农业. 2015(06)
[8]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J]. 李爽,刘慧民,许文婷.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1)
[9]当代城市公园雨水收集的景观要素——以德国城市公园为例[J]. 李璇,曹磊. 装饰. 2015(03)
[10]浅谈城市地面景观设计的雨水收集措施[J]. 杨嘉欣,翟永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1)
硕士论文
[1]基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刘彤.沈阳建筑大学 2016
[2]居住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研究[D]. 武炜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研究[D]. 孟岭超.河南大学 2015
[4]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D]. 章欣.苏州大学 2015
[5]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植物景观设计探析[D]. 袁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城市景观中低技术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性研究[D]. 刘雪利.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1254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研法
1.4.3 总结法
第2章 相关技术和理论支撑
2.1 城市雨水收集技术
2.1.1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概念
2.1.2 城市雨水利用分类
2.1.3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现状
2.2 城市雨水收集技术的相关理论
2.2.1 生态学
2.2.2 美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华北城市水景观及雨水收集技术现状分析
3.1 华北城市水景观现状
3.1.1 华北地区自然现状
3.1.2 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现状
3.2 华北城市水景观雨水收集技术现状
3.3 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中进行雨水收集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3.1 可行性
3.3.2 必要性
第4章 雨水收集技术在华北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水景观营造中雨水收集的方法
4.1.1 建造下凹景观绿地
4.1.2 扩大透水性铺装面积
4.1.3 营造雨水花园
4.2 雨水收集技术对城市水景观的作用
4.2.1 维持生态平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4.2.2 美化生态环境,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4.2.3 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2.4 技术与景观完美结合形成整体系统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5.1 工程实例-石家庄世纪公园
5.1.1.石家庄市现状
5.1.2 石家庄水景观现状
5.1.3 项目背景
5.1.4 工程设计目标
5.2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应用中的专项设计
5.2.1 雨水拦截生物净化沟
5.2.2 生态景观下凹绿地
5.2.3 渗透路面的设计
5.2.4 生态停车场
5.3 石家庄世纪公园景观概念性设计方案
5.3.1 项目设计理念与策略
5.3.2 项目区域植物景观设计
5.3.3 项目区域蓄水排水区景观设计
5.3.4 项目区域亲水平台节点景观设计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J]. 曹磊. 绿色环保建材. 2017(01)
[2]基于雨水利用的邢台市东三环景观设计研究[J]. 胡志佳,王立君.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4)
[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分析[J]. 姬晓敏. 中国林业产业. 2016(11)
[4]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J]. 倪煜松. 建材与装饰. 2016(06)
[5]基于GIS技术和“汇水小区”理念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J]. 于东飞,乔木,王云中,刘宝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6]武夷新区规划建设和开发中海绵型城市理论和实践探索[J]. 陈钢兵. 绿色科技. 2015(06)
[7]城市园林景观竖向设计与雨水收集——交通道路绿地景观与绿色雨水[J]. 何庭,胡翟欣. 福建农业. 2015(06)
[8]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J]. 李爽,刘慧民,许文婷.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1)
[9]当代城市公园雨水收集的景观要素——以德国城市公园为例[J]. 李璇,曹磊. 装饰. 2015(03)
[10]浅谈城市地面景观设计的雨水收集措施[J]. 杨嘉欣,翟永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1)
硕士论文
[1]基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刘彤.沈阳建筑大学 2016
[2]居住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研究[D]. 武炜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研究[D]. 孟岭超.河南大学 2015
[4]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D]. 章欣.苏州大学 2015
[5]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植物景观设计探析[D]. 袁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城市景观中低技术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性研究[D]. 刘雪利.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1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9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