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主客”感知视角下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研究 ——以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2 09:05
  随着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及国家政策的高度导向与扶持,以地域性、民族性差异为诱因,以民族特色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的民族村寨旅游迎来全新的开发热潮。民族村寨旅游对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村寨景观是其发展核心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存在,在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发展的两大主体是游客与居民,居民是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主要的传承者。与此同时,游客的景观偏好影响着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的改造与升级。鉴于学界对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与旅游主体感知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分别建立“主客”感知与景观基因的关系模型,以探究“主客”双重感知影响的背景下景观基因演变与发展的作用机制。选择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案例地,有利于突破单一民族研究的局限性,拓展研究的普适价值。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框架,构建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识别体系。设计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编码模型,以民族为依据,分别构建案例地景观基因信息链。根据信息链设计景观基因的测量量表,确定量表包括环境特征、建筑特征、信仰特征和民俗特征四个维度。居民感知量表中引入地方依...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民族旅游村寨
        2.1.2 “主客”感知
        2.1.3 文化景观
        2.1.4 景观基因
    2.2 相关理论
        2.2.1 景观基因理论
        2.2.2 地方理论
        2.2.3 “涵化”理论
    2.3 景观基因研究综述
        2.3.1 国外现状与进展
        2.3.2 国内现状与进展
        2.3.3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广西平安壮寨、龙脊古壮寨概况
        3.1.2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概况
    3.2 景观基因识别体系的构建
    3.3 景观基因的识别与编码
        3.3.1 景观基因识别
        3.3.2 景观基因编码
    3.4 景观基因信息链梳理
        3.4.1 平安壮寨、龙脊古壮寨景观基因信息链梳理
        3.4.2 西江千户苗寨景观基因信息连梳理
第4章 景观基因与“主客”感知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1 景观基因与居民感知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1.1 研究构思
        4.1.2 变量释义及测量
        4.1.3 研究假设
    4.2 景观基因与游客感知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构思
        4.2.2 变量释义及测量
        4.2.3 研究假设
第5章 景观基因与“主客”感知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5.1 景观基因与居民感知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问卷前测及修订
        5.1.3 数据收集
        5.1.4 数据分析
    5.2 景观基因与游客感知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问卷设计
        5.2.2 问卷前测及修订
        5.2.3 数据收集
        5.2.4 数据分析
第6章 景观基因与“主客”感知模型的假设检验
    6.1 景观基因与居民感知模型的假设检验
        6.1.1 模型初步构建
        6.1.2 模型修正
        6.1.3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及分析
    6.2 景观基因与游客感知模型的假设检验
        6.2.1 模型初步构建
        6.2.2 模型修正
        6.2.3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及分析
    6.3 “主客”感知对景观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
        6.3.1 居民感知对景观基因的作用
        6.3.2 游客感知与景观基因的作用与反作用
        6.3.3 “主客”感知对景观基因的作用
第7章 研究实践启示
    7.1 研究结论总结
    7.2 研究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附录2 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日主体、性别文化和地方感——基于施洞姊妹节的考察[J]. 蓝咏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城郊居民地方认同的重构与机制研究——以广州番禺小龙村为例[J]. 马凌,张媛媛,朱竑,陈晓亮.  地理研究. 2019(08)
[3]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特征及其识别[J]. 胡慧,胡最,王帆,易臻照.  经济地理. 2019(08)
[4]从“地方感”到“人地相处”——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公共休闲空间中的人地关系为例[J]. 张骁鸣,翁佳茗.  地理研究. 2019(07)
[5]基于AHP法的骑楼历史街区景观满意度评价[J]. 艾嘉蓓,裴浩成,黄望庭,黄启堂.  小城镇建设. 2019(06)
[6]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传统聚落旅游体验开发模式——以婺源“篁岭”古村为例[J]. 王强,张育芬,龙肖毅,曹帅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3)
[7]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戴旭俊,刘爱利.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5)
[8]迁居意愿、地方依赖和社区认同——北京中关村地区居住选择调查分析[J]. 杨振山,吴笛,杨定.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3)
[9]旅游发展对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研究[J]. 尹秋花.  农业经济. 2019(03)
[10]川西林盘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J]. 陈秋渝,杨俊熙,罗施贤,孙大江.  热带地理. 2019(02)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刘沛林.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福建连城芷溪村文化景观基因及其保护性规划研究[D]. 杨慧芬.福建农林大学 2017
[2]陕南汉中古镇文化景观基因流变与传承保护[D]. 段珊珊.西北大学 2015
[3]高寒民族地区旅游景观特征及其开发研究[D]. 杨志国.西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92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92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