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21:48
  高校校史馆在近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具有飞速的发展前景。它是一个展示窗口,不仅仅展示了本校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够更好地展示教育理念和精神面貌,同时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校史馆承载了传播校园文化与传承校园历史的重要任务,另外,校史馆还有能够建立高等院校人文氛围的重要作用。作为校园生活的点睛之笔和校友交流分享的载体,校史馆承担了收集、展陈、研究和保存校史资料以外的功能,在当今大学将发挥着广阔而深远的作用。论文首先从我国校史馆现状出发,从发展情况、时代特征以及现存问题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之后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入手,多方面对国内外的环境心理学学术成果进行研究,塑造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史馆设计方式,探求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生态景观学、人体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理论来分析。接下来,本论文对诸多现存校史馆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并从全局角度,结合环境心理学相关的理论探索不同类型的校史馆建筑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式,并归纳总结所得资源与信息,做出具有参考意义的阐述以及分析,为高校校史馆的建设提出合理性意见。在使用者心理...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研究


南京大学校史馆外观[10]

校史,新馆,清华大学,大学历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和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远大目标和世界视野的新青年。再次,校史馆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校友间彼此交流沟通联系,例如保存大学历史相关信息,鉴定编写本校历史,利用一些高科技设备,对历史信息加以加以整理保存,并维护,配合其他部门,实现协同操作,进行校史信息的信息化;有效的管理大学历史档案资源等附属功能作用。

校史,北京大学


第一座高校校史馆(图 2-4),它是由 1918 年兴建的图书馆 新中院改造而成的,新中院也是校园内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这是我国利用历史建筑建立校史馆的首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 2015 年上半年,我国 985 工程重点院校(39 所)有三十七所建有校史馆,两所建有校史展厅;211 工程重点院校(116 所)有一百多所建有校史馆,只有十余所没建,可以说,校史馆已经在国家重点大学中得到了充分普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学视角下的绿色高校校史馆空间设计研究——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为例[J]. 李静,王建军,刘钦,许进娜.  建筑节能. 2016(06)
[2]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的几点建议[J]. 江依娜.  大众文艺. 2015(02)
[3]大学校史馆史料收集研究[J]. 严旭萍,杜鹏鹏.  浙江档案. 2014(10)
[4]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分析——以浙江工业大学校史馆为例[J]. 孙以栋,陈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5]高校数字博物馆致力于和谐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苏州大学博物馆为例[J]. 王皓.  大众文艺. 2013(19)
[6]林业院校校史馆展示设计现状及发展初探[J]. 单珍,宫艺兵,龙思宇.  山西建筑. 2013(05)
[7]浅谈室内设计对建筑内部空间的重要意义[J]. 孟萍,刘文婷.  美术教育研究. 2011(08)
[8]论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观[J]. 朱志荣.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9]浅析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J]. 孟钺.  焦作大学学报. 2007(03)
[10]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刘建新,高岚.  学术研究. 2005(11)

硕士论文
[1]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主题展馆流线设计研究[D]. 傅婧.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大学校史馆展陈艺术与特定受众心理契合的研究与实践[D]. 何华.西安工程大学 2015
[3]高校主题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研究[D]. 董庆亚.青岛理工大学 2014
[4]校史馆设计的文化定位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D]. 张桂凤.东华大学 2014
[5]高等院校历史展览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与实践[D]. 许丽静.延边大学 2013
[6]高校校史馆展陈空间艺术设计应用及研究[D]. 张斐.中原工学院 2013
[7]校史馆景观设计研究[D]. 李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2
[8]价值与效益、形态与空间[D]. 唐超.天津大学 2012
[9]基于校园文化元素的建筑室内界面形式研究[D]. 杜思寒.湖北工业大学 2011
[10]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D]. 陈杨.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93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93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