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11:50
  现代陶艺以一种非常亲和的方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城市生活,它以其独有的“泥性”和“土性”,为钢筋水泥塑造的城市丛林增添温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自觉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日益高涨,文化建筑也趋向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重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有着积极地作用。而文化建筑的大众化发展需要依靠一些环境艺术媒介来增加文化建筑的人流量以及人们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驻留的时间,这给现代陶艺的介入提供了许多可能性,现代陶艺以其天然的材料、多彩的釉色、丰富的肌理、多变的形态、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它不仅可以抓住人们的眼球,还可以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并且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表现出一种趋同化、批量化的环境设计模式,人们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现代陶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点,使现代艺术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融入过程中可以直接与普通公众进行情感对话,拉近人们与文化建筑空间的距离。因此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了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比较研究法和学科交叉法的研究方式探讨现代陶艺与文化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现代陶...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萨姆先生的散步

瓦当


全出于功用目的应用于建筑的最早的例子,它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那时候的地下排水问题,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价值。到了西周时期,陶瓷制作的板瓦、筒瓦代替了用茅草做的屋顶,解决了屋顶漏水、不稳固、易腐烂等问题,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把目光从物质方面转移到了精神方面,开始慢慢挖掘陶瓷的审美价值,在实用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在建筑中的艺术装饰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传统陶瓷向审美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现代陶艺的雏形。图2.2四神瓦当图2.3琉璃瓦在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慢慢出现了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陶瓷应用于建筑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有着装饰建筑作用的瓦当、琉璃瓦、画像砖、九龙壁等建筑构件相继出现,例如用在陶制筒瓦最前端部分的瓦当,既有排水、防潮、保护木结构建筑构架的作用,又蕴含着极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瓦当上常常刻画一些精美图案,大多表现祥瑞之意,寓意美好,其中以描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的四神瓦当最为著名(见图2.2)。随着时代的变革,不同的社会阶层审美不一,除了有朴实无华的灰陶青色瓦的广泛应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色彩鲜艳、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见图2.3)。琉璃瓦的使用体现了上层阶级的审美,并总是作为皇家建筑宫殿

琉璃瓦,艺术价值,陶瓷,瓦当


康挠τ糜诮ㄖ?淖钤绲睦?樱??某鱿趾芎玫慕饩隽四鞘焙?的地下排水问题,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价值。到了西周时期,陶瓷制作的板瓦、筒瓦代替了用茅草做的屋顶,解决了屋顶漏水、不稳固、易腐烂等问题,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把目光从物质方面转移到了精神方面,开始慢慢挖掘陶瓷的审美价值,在实用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在建筑中的艺术装饰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传统陶瓷向审美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现代陶艺的雏形。图2.2四神瓦当图2.3琉璃瓦在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慢慢出现了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陶瓷应用于建筑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有着装饰建筑作用的瓦当、琉璃瓦、画像砖、九龙壁等建筑构件相继出现,例如用在陶制筒瓦最前端部分的瓦当,既有排水、防潮、保护木结构建筑构架的作用,又蕴含着极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瓦当上常常刻画一些精美图案,大多表现祥瑞之意,寓意美好,其中以描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的四神瓦当最为著名(见图2.2)。随着时代的变革,不同的社会阶层审美不一,除了有朴实无华的灰陶青色瓦的广泛应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色彩鲜艳、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见图2.3)。琉璃瓦的使用体现了上层阶级的审美,并总是作为皇家建筑宫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瓷之美与家园[J]. 史璐璐.  大观(论坛). 2018(09)
[2]公共环境陶瓷艺术的应用研究[J]. 史璐璐.  西部皮革. 2018(02)
[3]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类型学研究[J]. 杜义明,赵雷,王丙赛,王亚伟.  建材与装饰. 2017(35)
[4]城市公共环境中陶艺墙与地域文化融合应用研究[J]. 姚佐英.  中国陶瓷. 2017(01)
[5]陶瓷艺术壁挂在公共建筑空间的应用[J]. 蒋国兴.  上海工艺美术. 2016(04)
[6]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建筑:一个历史框架[J]. 吕品晶.  建筑创作. 2016(04)
[7]陶艺墙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装饰应用探析[J]. 张昊.  戏剧之家. 2015(06)
[8]现代陶艺的材质美[J]. 任杰.  大舞台. 2012(08)
[9]陶瓷,从远古走向未来 浦东图书馆“文明之路”陶艺景墙设计随笔[J]. 蒋国兴.  上海工艺美术. 2010(03)
[10]建筑、陶艺与音乐之绮丽交响[J]. 张红霞,朱乐耕.  建筑知识. 2010(01)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陶艺发展历程研究(1978年—今)[D]. 阚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反叛与重建[D]. 杨玉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硕士论文
[1]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意象表达[D]. 王煜莹.天津美术学院 2019
[2]现代陶艺创作中艺术语言的探索[D]. 王士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9
[3]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材料实验与观念表达[D]. 柯丽媛.南京艺术学院 2019
[4]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 修泽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
[5]中国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构建研究[D]. 柴清惠.河南大学 2019
[6]城市形象塑造视角下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D]. 崔婷钰.北京交通大学 2019
[7]现代陶艺中成型技法的探索与研究[D]. 张敏乔.湖南师范大学 2019
[8]公共空间中的通感化艺术研究[D]. 洪宇中.中央美术学院 2019
[9]复合型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曹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10]紧凑高密度环境下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陈立娴.华南理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95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95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