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不同结构PV-Trombe墙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8:46
  随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消耗在采暖、通风和空调上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在建筑中开发应用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例如太阳能应用技术和建筑相结合是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Trombe墙系统的结合(PV-Trombe)正是在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PV-Trombe墙系统把传统Trombe墙系统的优点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优点相结合,既解决了传统Trombe墙系统功能单一、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只能生产低品位热能及墙体外观丑陋的缺陷又解决了光伏发电系统电池温度过高降低发电效率的问题,一套系统解决了当前多个难点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本文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层压工艺,分别将晶硅太阳能电池和低铁钢化玻璃或薄金属铝板通过粘接剂层压成太阳能电池模块,与玻璃层压的电池模块因安装在Trombe墙系统的最外部,称为外置式光伏Trombe墙系统(built-out photovoltaic integrated Trombe wall,PVOTW),该系统的优点是光伏电池的散热环境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不同结构PV-Trombe墙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018年我国一次能想梢费给构圈Ixl.厄9吐翻翻工血生产?

结构图,总能耗,能耗,中国建筑


4.0%?2.0%赢1?13.0%?_?谋炭??图1.3?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⑵??各类邋室气体排餃II《亿晻^氣化镞当邐)??_補纖_xitt产_农他?废鉍物I??500??—???崎於、?gang?MHHH??—幽?1--嘗..i-1,?l,■.??jl議11圓??1990?1995?2XKXI?aXB?2110?2D14??图1.4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变化w??1.1.2建筑能耗??建筑能耗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许多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甚至??超过工业和运输能耗。例如,在2004年,美国、英联邦和欧洲联盟的国家,建??筑能耗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40%、39%和37%[5]。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逐年增大。图1.5给出了中国在??近20年内建筑能耗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可发现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值由1996年的24%上升到2014年的33%左右,如把2014年的建筑能耗折??算成标准煤的话

建筑一体化,光伏,状况,围护结构


合方式是光伏组件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光伏组件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结构的功能,甚至能改进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美观性,和建筑物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光伏幕墙(图1.10)、光伏窗??(图?1.11)及光伏屋顶(图?1.9);另一种是?BAPV?(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20],这种的结合是太阳能的光伏组件直接附着在建筑物上,它的功??能只发电,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对建筑功能没有任何损坏。根据光伏组件??和建筑物的结合位置不同,主要是屋顶型和立面型。其中以安装在屋顶最为常见,??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降低,对安装角度和发电效率不在苛刻要求,安装在南墙和??西墙上的方式也逐渐多了起来。两种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优点,例如:(1)可直接利用围护结构的立面或屋顶铺设光伏电池板,??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空间,使二者完美结合;(2)搭建在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光伏电池板,增大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可降低建筑负荷,起到了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3)光伏电池板可直接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J]. 肖宇,彭子龙,何京东,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4)
[2]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的热利用特性数值研究[J]. 苏亚欣,徐小炜,邓文义.  太阳能学报. 2016(10)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J].   能源与节能. 2014(08)
[4]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研究及发展[J]. 李现辉,郝斌,任远.  建设科技. 2012(17)
[5]带有太阳能微型直流风机的PV-Trombe墙体实验研究[J]. 蒋斌,易桦,汪睿.  建筑科学. 2008(06)
[6]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探讨[J]. 蔡余萍,杨祖贵.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05)
[7]新型PV-Trombe墙的实验[J]. 季杰,蒋斌,陆剑平,易桦,何伟,裴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6(04)
[8]大型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J]. 李戬洪,白宁,马伟斌,王东海,李先航,江希年.  太阳能学报. 2006(02)
[9]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再生和蓄能特性的研究[J]. 施明恒,杜斌,赵云.  太阳能学报. 2006(01)
[10]太阳光伏发电[J]. 崔容强,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  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2004(06)

博士论文
[1]新型PV-Trombe墙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易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内置式PV-Trombe墙对室内通风特征性的影响[D]. 朱琦彬.东华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15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15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