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英国“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04:40
  “如画(picturesque)”是源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绘画的美学观念,进而演化为一种造园的方法,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影响到了法国和德国的造园艺术,甚至在19世纪影响了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为代表持有的一种反修复的“如画”遗产保护观点。“如画(picturesque)”作为18世纪西方艺术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是英国乃至欧洲18世纪艺术及园林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国造园艺术的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如画(picturesque)”理论与园林实践之间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如画(picturesque)”这个观念本身受其他很多因素(如风景画、风景诗等)的影响,因此“如画(picturesque)”的观念不是一步到位的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循渐进形成的。准确来说,在18世纪之后,“如画”的观念和理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解读都不相同,相应地反映在造园实践上亦是如此,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造园偏好。本文以“如画(picturesque)”为中心,探讨理论演变的过程、影响因素、造园实践和设计特点,“如画(picturesque...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英国“如画(picturesque)”风景园林理论及遗产保护研究


吉尔平描述的18世纪之前花园与林园的区别

框架图,论文,框架图,建筑科技


论文研究框架图

几何形状,画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1《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图片来源:http://www.wikipedia.org英国的园林造园师开始采用一种方法来引导自然的动态过程,这种过程需要推进,但不会被组织或转变成几何形状。17世纪的许多英国文豪竭力讴歌自然,早在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①等诗人遥承古罗马诗人对自然美的讴歌。1667年的史诗《失乐园》(ParadiseLost)中,花园的原始景象就作为理想世界的形象被展示出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极度向往。它有自然风景园的特色,其精华就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自我流露中。而法国园林诸如凡尔赛宫和其他法国花园更多地被当作是一种图录,贵族阶级在设计他们自己的花园时可以借鉴其中这个或那个细节,如迷宫、丛林、花坛或哈哈墙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艺术的吸引力开始从理性转为想象力。2.1.2“如画(picturesque)”的视觉感受过渡如上节所述,人们开始向往自然之美,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艺术的吸引力开始从理性转为想象力。克里斯托弗·侯赛(ChristopherHussey,1899-1970年)认为通过画家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性欣赏,所有艺术之间的联系很紧密,诗歌、绘画、园林、建筑以及旅行艺术已经融合为一体的景观艺术。这种组合可以被称为“picturesque”②[2]。大约在1730年到1830年之间,每一种艺术都经历了如画的阶段,这是浪漫主义的前奏。它发生在一种艺术的吸引力从理性转向想象力的时候,①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思想家。英格兰共和国时期曾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园》(ParadiseLost)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而闻名于后世。②参见ChristopherHussey.ThePicturesque:StudiesinaPointofView[M].FrankCass&Co.Ltd,1927.


本文编号:3042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42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