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深圳大冲村改造后住区形态对高新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6:0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中的热门话题。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深圳提前进入了存量规划的时代,面临土地资源消耗殆尽、住房需求又不断增长的两难境地,以空间优化为主的城市更新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挖潜存量空间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城中村的改造更是重中之重。从1999年颁布查处违法建筑的政策起,城中村改造活动就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城中村改造见证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历程。大冲村改造是深圳目前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于2002年市政府列入试点工作,成为了政府重点推进的改造项目,在运作模式、拆迁赔偿、商业形态等方面实现优化创新,是深圳探索城中村改造的重要一步,但拆除重建后对高新区乃至城市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因此,对于研究早期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圳大冲村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实地调查法、文献阅读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大冲村改造后评价为线索,梳理了改造过程中项目定位与方案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比两个不同阶段方案的核心指标,分析了空间要素的差异,从住区形态的角度解析了大冲村改造后的变化,分...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深圳大冲村改造后住区形态对高新区的影响研究


住区形态构成要素图

示意图,影响区,范围,社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1大冲村项目的设计区和影响区范围示意图高新区根据规划可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结合粤海街道和西丽街道的社区划分,将影响范围确定为北区、中区和南东区,共六个社区(见图2-2)。图2-2高新区社区划分图北区,即为松坪山社区,人口63851人,总用地面积2.57平方公里,建设规模239万m2;西片规划用地以安置大型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东片是安排生活居住与综合服务功能地块。中区,总用地面积约3.71平方公里,建设规模473.11万m2,共包含四

示意图,高新区,社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1大冲村项目的设计区和影响区范围示意图高新区根据规划可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结合粤海街道和西丽街道的社区划分,将影响范围确定为北区、中区和南东区,共六个社区(见图2-2)。图2-2高新区社区划分图北区,即为松坪山社区,人口63851人,总用地面积2.57平方公里,建设规模239万m2;西片规划用地以安置大型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东片是安排生活居住与综合服务功能地块。中区,总用地面积约3.71平方公里,建设规模473.11万m2,共包含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CT对城中村居民居住和就业迁移空间的影响——以北京5个城中村调查为例[J]. 林文盛,冯健,李烨.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2)
[2]基于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城市更新空间布局研究——以深圳为例[J]. 谭艳霞.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24)
[3]高新区交通改善的策略——以深圳高新区为例[J]. 王建明,袁晶矜.  交通与运输. 2017(05)
[4]流动与关联:城中村社区遗产价值重构[J]. 任珺,李蕾蕾.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7(01)
[5]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空间特征与演化研究[J]. 赵静,闫小培,朱莹.  地理科学. 2016(12)
[6]基于村民满意度的城中村改造评价——以郑州市1425份村民调查样本为例[J]. 王娟.  规划师. 2015(S2)
[7]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J]. 黄文炜,袁振杰.  人文地理. 2015(03)
[8]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J]. 金广君,蔡瑞定,金敬思.  城市规划. 2015(04)
[9]就业密集区公共开放空间人均指标配置方法[J]. 杨晓春,王金波.  规划师. 2015(01)
[10]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J]. 王霞,王岩红,苏林,郭兵,王少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7)

硕士论文
[1]共生思想视角下城中村记忆空间在城市更新中的价值与利用[D]. 冷君毅.深圳大学 2017
[2]基于地铁刷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深圳市过度通勤研究[D]. 钱志诚.深圳大学 2017
[3]“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现状及演变——以西安市为例[D]. 沈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2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52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