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9:28
大熊猫是世界濒危物种中重点保护的对象,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然而随着让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砍伐森林、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我国自1953年便成立的大熊猫圈养空间,承担起对这一濒危野生物种的救治、繁育研究等。而在圈养空间中,气候环境对大熊猫的繁殖、生长和健康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借展活动空间的游览体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难度等。但目前针对圈养大熊猫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繁殖、觅食、行为、疾病等生物学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研究鲜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建筑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获取理论基础,并结合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访谈法、量化分析法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取丰富的基础资料信息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四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探究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从气候、大熊猫、大熊猫圈养空间以及相关气候因子的概念、特征入手,明确气候与大熊猫圈养空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梳理清楚明确的研究主体。第二部分:对不同气候区域的大熊猫圈养...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熊猫圈养空间示意图
第1章绪论5定位上,“野放研究中心”将成为连接移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桥梁。其二,科研基地,指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比较集中,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提供较多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基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集大熊猫繁育研究、物种迁地保护、旅游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例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其三,动物园,动物园是各种动物的集中饲养场所,也可以作为迁地保护、科学研对外开放两个基本特点。而本文指的动物园则是场馆内有大熊猫栖息空间的园区,如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福州动物园等。图1.2大熊猫圈养空间分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4.2.气候适应性“气候适应”(Adaptation)最早出现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自然选择的过程[7]。而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1年的报告中提出“适应性可以减小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但不能避免所有的危害”[8]。“气候适应性”是指对气候适应的能力和特性。适应性设计强调的是当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自我反愧调节和恢复[9]。“气候适应性设计”是指在空间设计中合理利用当地具体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的发挥气候的有利作用,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从而实现被动式节约能耗和绿色环保的目标。综上所述,本文将气候适应性理解为在气候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通过一定的设计策略来满足环境中的事物对原有的或相近的舒适气候环境的需求。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J]. 朱洪民,杨彪,何可,青菁,张泽钧,戴强,张勘,唐博,古晓东,杨旭煜,黄炎,李德生,张和民,杨志松. 四川动物. 2019(05)
[2]热应激对圈养大熊猫生理性能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李兴美,赵玲玲,王春香,张骏玛,石良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0)
[3]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太极阴阳形熊猫馆设计[J]. 孙悦添,张蕾. 建筑与文化. 2017(10)
[4]圈舍环境对圈养大熊猫发情率的影响[J]. 罗波,胡海平,严啸,黄治,魏明,张贵权,王承东. 四川动物. 2016(05)
[5]1864只 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公布[J].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5(04)
[6]湿热气候区旅游建筑景观对微气候舒适度影响及改善研究[J]. 陈睿智,董靓,马黎进. 建筑学报. 2013(S2)
[7]湿热气候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J]. 陈睿智,董靓. 建筑科学. 2013(08)
[8]高海拔地区昆明野生动物园大熊猫春季刻板行为探究[J]. 周杰珑,马国强,李奇生,刘成会,刘丹丹,叶研琳,王雄波. 四川动物. 2012(03)
[9]城市规划指标和气候指标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J]. 赵彩君,傅国斌. 北京园林. 2011(01)
[10]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J]. 王锐婷,范雄,刘庆,陈文秀.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精细评估与应对[D]. 甄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
[2]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D]. 李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3]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 严旬.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济南动物园大熊猫馆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 孙娜.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旅游小城镇景观基础设施研究[D]. 王晓雯.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气候变化背景下地区发展战略调整研究[D]. 李毅.西南交通大学 2012
[4]气候变化对岷山大熊猫及栖息地的影响[D]. 刘艳萍.北京林业大学 2012
[5]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研究[D]. 张锋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维生素C缓解圈养大熊猫热应激机理研究[D]. 李悦.福建农林大学 2008
[7]温热环境对圈养成年大熊猫热调节行为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王亚超.四川农业大学 2007
[8]动植物保护类主题公园规划理论体系研究[D]. 孙大江.四川农业大学 2006
[9]南京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 张海霞.南京林业大学 2006
[10]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应激初步研究[D]. 李骏.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57288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熊猫圈养空间示意图
第1章绪论5定位上,“野放研究中心”将成为连接移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桥梁。其二,科研基地,指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比较集中,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提供较多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基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集大熊猫繁育研究、物种迁地保护、旅游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例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其三,动物园,动物园是各种动物的集中饲养场所,也可以作为迁地保护、科学研对外开放两个基本特点。而本文指的动物园则是场馆内有大熊猫栖息空间的园区,如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福州动物园等。图1.2大熊猫圈养空间分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4.2.气候适应性“气候适应”(Adaptation)最早出现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自然选择的过程[7]。而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1年的报告中提出“适应性可以减小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但不能避免所有的危害”[8]。“气候适应性”是指对气候适应的能力和特性。适应性设计强调的是当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自我反愧调节和恢复[9]。“气候适应性设计”是指在空间设计中合理利用当地具体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的发挥气候的有利作用,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从而实现被动式节约能耗和绿色环保的目标。综上所述,本文将气候适应性理解为在气候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通过一定的设计策略来满足环境中的事物对原有的或相近的舒适气候环境的需求。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活动的影响[J]. 朱洪民,杨彪,何可,青菁,张泽钧,戴强,张勘,唐博,古晓东,杨旭煜,黄炎,李德生,张和民,杨志松. 四川动物. 2019(05)
[2]热应激对圈养大熊猫生理性能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李兴美,赵玲玲,王春香,张骏玛,石良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0)
[3]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太极阴阳形熊猫馆设计[J]. 孙悦添,张蕾. 建筑与文化. 2017(10)
[4]圈舍环境对圈养大熊猫发情率的影响[J]. 罗波,胡海平,严啸,黄治,魏明,张贵权,王承东. 四川动物. 2016(05)
[5]1864只 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公布[J].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5(04)
[6]湿热气候区旅游建筑景观对微气候舒适度影响及改善研究[J]. 陈睿智,董靓,马黎进. 建筑学报. 2013(S2)
[7]湿热气候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J]. 陈睿智,董靓. 建筑科学. 2013(08)
[8]高海拔地区昆明野生动物园大熊猫春季刻板行为探究[J]. 周杰珑,马国强,李奇生,刘成会,刘丹丹,叶研琳,王雄波. 四川动物. 2012(03)
[9]城市规划指标和气候指标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J]. 赵彩君,傅国斌. 北京园林. 2011(01)
[10]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J]. 王锐婷,范雄,刘庆,陈文秀.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精细评估与应对[D]. 甄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
[2]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D]. 李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3]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 严旬.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济南动物园大熊猫馆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 孙娜.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旅游小城镇景观基础设施研究[D]. 王晓雯.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气候变化背景下地区发展战略调整研究[D]. 李毅.西南交通大学 2012
[4]气候变化对岷山大熊猫及栖息地的影响[D]. 刘艳萍.北京林业大学 2012
[5]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研究[D]. 张锋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维生素C缓解圈养大熊猫热应激机理研究[D]. 李悦.福建农林大学 2008
[7]温热环境对圈养成年大熊猫热调节行为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王亚超.四川农业大学 2007
[8]动植物保护类主题公园规划理论体系研究[D]. 孙大江.四川农业大学 2006
[9]南京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D]. 张海霞.南京林业大学 2006
[10]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应激初步研究[D]. 李骏.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57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5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