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黄帝陵圣地空间营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11:05
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作为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被誉为“中华第一陵”,是祭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展示研究传播中华文明、带动黄帝文化旅游的中心地,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由于城市建设、拟开发文旅项目等不断挤占黄帝陵“山水格局”的构成空间,削弱黄陵山水气势与圣地感。站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高度重新认识黄帝陵独特的文化价值,如何减少县城发展建设的干扰并增强圣地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黄帝陵的核心价值决定了对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宏观区域的大视角和漫长历史的大维度切入研究。本文通过挖掘圣地内涵和构成要素,研究分析圣地案例,总结出圣地空间的营造要素。进一步通过分析东西方空间营建思想的异同之处,思考能够指导黄帝陵圣地空间营造的思路方向,即归回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自然崇拜孕育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在融入东方哲学思想下,形成了特有的山水美学,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理想图景。通过阐述总结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空间意识和营造特征,尝试从立意选址、功能布局、空间序列和色彩风貌四个方面,针对黄帝陵圣地空间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层面,构建空间营造策略体系。本文最终...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个首批国家文化公园示意图
攵怨糯?剿?幕?氖导??椴⒚挥械玫胶芎玫挠τ谩G???淌谟?1989年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以来,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作为城市规划师,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是用前瞻性和创造性分析当前的问题,探索未来”。因此,使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所蕴含的规划设计经验在现代规划语境中继承、补充、完善,定将有助于为营造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圣地感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解决途径与手法。在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思想下,挖掘黄帝陵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更宏大的尺度和图1-3杭州西湖(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格局中寻找对策和出路,以期更好的解决黄帝陵现存问题并对其圣地感的提升和营造提供空间依据和理论指导。这是对东方人居环境智慧的传承与再发展,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2.2黄帝陵本次的研究范围包括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及东湾片区两个层次,其中东湾片区作为营造黄帝陵圣地感的重要板块为本次研究重点,而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是东湾片区的重要研究背景(如图1.3)。通过对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的愿景目标、发展定位、范围划定及管控要求进行背景分析和空间梳理,为黄帝陵东湾片区尽快实现圣地感奠定基矗本文所述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是黄帝陵风水格局涉及的区域,东包龙首村,西包虎尾山,北包北孟塬,南包长寿山,面积约39平方公里。本文所述黄帝陵东湾片区包括东起黄帝陵风水格局的东端龙首村,西至桥山下印池,为桥山以东的沮水川地,全长近九公里。对其研究从国家公园、核心地区、东湾片区三个层次,通过山水格局保护、谒陵线路组织、圣地空间营造、节点空间设计等针对性策略,形成黄帝陵圣地的规划解决方案。在此,本研究需要对“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概念作以说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国家文化公园无疑是一个新的概念和领域,要想顺利推展黄帝陵圣地空间营造,明晰其概念、内涵、定位、首当其冲,也要深刻把握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图1-4黄帝陵东湾片区与祭祀区在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范围位置(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建陵石刻艺术及其空间表现初探[J]. 汪丽. 乾陵文化研究. 2019(00)
[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王健,王明德,孙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3]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建筑关系研究[J]. 苏婧.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6)
[4]2000年后中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及实施路径研究[J]. 孙江宁,汤姚楠,尚金玲.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1)
[5]中国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研究[J]. 王树声,高元,李小龙.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01)
[6]炎黄学的文献依据[J]. 高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7]福州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手法研究[J]. 庄子莹,钱云. 工业建筑. 2018(12)
[8]“神圣空间”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表征[J]. 王子涵. 文化遗产. 2018(06)
[9]黄陵县主城区整体空间特色要素探析[J]. 张捷,黎加伟. 建筑与文化. 2018(10)
[10]神化先祖与黄帝神话叙述的形成[J]. 刘晓. 理论月刊. 2018(06)
博士论文
[1]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 徐秋平.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 裴峻.东南大学 2017
[3]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D]. 杨欣.重庆大学 2016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重庆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生态城市建设:张掖市发展转型分析[D]. 袁田.兰州大学 2018
[2]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三皇五帝书写探析[D]. 李鹏举.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郭璞《葬书》的环境观与造园观[D]. 马雨露.天津大学 2016
[4]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D]. 王颖.厦门大学 2013
[5]文化本真保全与旅游可持续发展[D]. 黄崴.复旦大学 2013
[6]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 汪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7]山水城市格局的营造[D]. 张耀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8]基于GIS的城市空间管制区划研究[D]. 陈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9]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D]. 雒红强.西北师范大学 2010
[10]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泰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孙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92755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个首批国家文化公园示意图
攵怨糯?剿?幕?氖导??椴⒚挥械玫胶芎玫挠τ谩G???淌谟?1989年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以来,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作为城市规划师,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是用前瞻性和创造性分析当前的问题,探索未来”。因此,使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所蕴含的规划设计经验在现代规划语境中继承、补充、完善,定将有助于为营造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圣地感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解决途径与手法。在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思想下,挖掘黄帝陵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更宏大的尺度和图1-3杭州西湖(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格局中寻找对策和出路,以期更好的解决黄帝陵现存问题并对其圣地感的提升和营造提供空间依据和理论指导。这是对东方人居环境智慧的传承与再发展,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2.2黄帝陵本次的研究范围包括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及东湾片区两个层次,其中东湾片区作为营造黄帝陵圣地感的重要板块为本次研究重点,而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是东湾片区的重要研究背景(如图1.3)。通过对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的愿景目标、发展定位、范围划定及管控要求进行背景分析和空间梳理,为黄帝陵东湾片区尽快实现圣地感奠定基矗本文所述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是黄帝陵风水格局涉及的区域,东包龙首村,西包虎尾山,北包北孟塬,南包长寿山,面积约39平方公里。本文所述黄帝陵东湾片区包括东起黄帝陵风水格局的东端龙首村,西至桥山下印池,为桥山以东的沮水川地,全长近九公里。对其研究从国家公园、核心地区、东湾片区三个层次,通过山水格局保护、谒陵线路组织、圣地空间营造、节点空间设计等针对性策略,形成黄帝陵圣地的规划解决方案。在此,本研究需要对“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概念作以说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国家文化公园无疑是一个新的概念和领域,要想顺利推展黄帝陵圣地空间营造,明晰其概念、内涵、定位、首当其冲,也要深刻把握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图1-4黄帝陵东湾片区与祭祀区在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范围位置(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建陵石刻艺术及其空间表现初探[J]. 汪丽. 乾陵文化研究. 2019(00)
[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王健,王明德,孙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3]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建筑关系研究[J]. 苏婧.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6)
[4]2000年后中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及实施路径研究[J]. 孙江宁,汤姚楠,尚金玲.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1)
[5]中国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研究[J]. 王树声,高元,李小龙.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01)
[6]炎黄学的文献依据[J]. 高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7]福州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手法研究[J]. 庄子莹,钱云. 工业建筑. 2018(12)
[8]“神圣空间”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表征[J]. 王子涵. 文化遗产. 2018(06)
[9]黄陵县主城区整体空间特色要素探析[J]. 张捷,黎加伟. 建筑与文化. 2018(10)
[10]神化先祖与黄帝神话叙述的形成[J]. 刘晓. 理论月刊. 2018(06)
博士论文
[1]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 徐秋平.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 裴峻.东南大学 2017
[3]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D]. 杨欣.重庆大学 2016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重庆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生态城市建设:张掖市发展转型分析[D]. 袁田.兰州大学 2018
[2]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三皇五帝书写探析[D]. 李鹏举.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郭璞《葬书》的环境观与造园观[D]. 马雨露.天津大学 2016
[4]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D]. 王颖.厦门大学 2013
[5]文化本真保全与旅游可持续发展[D]. 黄崴.复旦大学 2013
[6]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 汪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7]山水城市格局的营造[D]. 张耀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8]基于GIS的城市空间管制区划研究[D]. 陈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9]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D]. 雒红强.西北师范大学 2010
[10]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泰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孙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92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9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