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0:39
  基础设施建设对边坡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克服此缺陷,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被引入研究。本文以北方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为背景,从配合比、物理及力学性、透水性、耐久性、植生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配合比设计研究中,设计参数确定为28d立方体抗压强度≥8MPa,有效空隙率控制在20%30%,空隙内碱度为7.09.0;采用体积法计算配合比。(2)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对于28d抗压强度指标:目标孔隙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矿掺比,水灰比、集料粒径影响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3.216mm、目标空隙率为22%、水灰比为0.3、矿掺比为10%;对于有效空隙率指标:目标孔隙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水灰比,集料粒径与矿掺比影响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926.5mm、目标空隙率为28%、水灰比为0.27及矿掺比为30%;对于pH值指标:矿掺比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影响均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619mm、目标空隙率为28%、水灰比为0.33及矿掺比为30%。(3)通过物... 

【文章来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


生态混凝土结构模型示意图

混凝土


第1章绪论-3-1.2.2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目前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多应用于生态护坡和护岸,在边坡防护上,植被也会起到浅层加筋、深层锚固、降低坡体空隙水压力及控制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5],从而实现固土护坡、边坡治理、景观绿化的效果;也常见应用于有特殊功能性要求的结构部位,如公园、人行道等景观区域。如图1-2所示,将生态混凝土应用于树池,形似“沙琪玛”状的生态混凝土,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能有效促进雨水渗流,改善生物、植物的生存环境,又能保持水土,促进生态循环,减轻道路负荷。图1-2生态混凝土应用于树池Fig.1-2Applicationofecologicalconcreteintreepond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人类面临着全球变暖、生态系统破坏等诸多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问题,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渐在由传统建筑材料和生产技术朝生态环保、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1.3.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8],由于生态混凝土这种新型结构质轻、空隙大、透气与透水性好、表面不平整等特性,相继受到诸多国家的关注和研究。日本最先将其作为生态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生态混凝土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要将生态混凝土应用于公路护坡、河流护岸、绿化人行道、公园、停车尝景观区域等方面,起到环保的作用[9]。为适应植物生长,日本也出现了使用木片和泡沫玻璃制作的新型生态混凝土[10],使得植物的生长空间得到保证。“生态混凝土”理论[11]起源于日本,是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最先提出的,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研究委员会[12],开展专题研究,成功研制出性能且植生状况良好的生态混凝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及施工工艺,为付诸生产实践提供了大量合理性建议[13-16]?

压力试验,微机控制


第3章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5-BWR/—水灰比;f—矿物掺合料取代率,单位%;5.单位体积用水量计算:BWbwRmm/=(3-8)式中:wm—1m3生态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单位kg;6.外加剂用量计算:ammba=(3-9)式中:am—每立方米生态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单位kg;bm—每立方米胶结材料质量,单位kg;a—外加剂掺量,单位%。3.4试验方法3.4.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仪器采用WHY-2000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见图3-1,测定要求参照《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3]。图3-1WHY-2000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Fig.3-1WHY-2000typemicrocomputercontrolledpressuretester具体操作步骤:在养护龄期前1d,用同标号水泥找平生态混凝土的上下承压面,以减小应力集中效应。待养护龄期后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水分,放在下承压板上。开动试验机进行,按照0.3MPa/s的加荷速度匀速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数据。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AFP(3-10)式中:P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Mpa;F一试件破坏荷载,单位N;A一试件承压面积,单位mm2;一换算系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60,采用l00mm非标准尺寸的


本文编号:3100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00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